![[中] 共享的知識,才是未來的知識——與楊春江談「舞蹈藝術教育/創作研究整理資助計劃」](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ab6bad02a1624203bf81fc5d47f9001f~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7b4c47_ab6bad02a1624203bf81fc5d47f9001f~mv2.webp)
[中] 共享的知識,才是未來的知識——與楊春江談「舞蹈藝術教育/創作研究整理資助計劃」
《最後一夜》梅卓燕排練照/攝:Worldwide Dancer Project(照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文:李海燕 全球旅遊業停頓後出現的藍天和魚群,使我們確切地知道地球病得有多重;去年初突然被中止的舞蹈課,使我們看清楚香港舞蹈老師身處的位置。構成舞蹈生態的基本層、未必做創...
![[中][ENG] 新常態之下,我的回顧與展望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 at dance in the ‘new normal’](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c655db520d25460a8a569c4e19eeaa6f~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7b4c47_c655db520d25460a8a569c4e19eeaa6f~mv2.webp)
[中][ENG] 新常態之下,我的回顧與展望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 at dance in the ‘new normal’
新常態之下,我的回顧與展望 編按:為更了解疫情下大家的不同經驗,與及對未來的期盼,我們特別邀請了一眾背景各異,但同樣與舞蹈有密切接觸的朋友,來回答以下的兩條問題: 過去一年,在你自己的舞蹈創作/學習/表演/觀賞中,最大的挑戰/困難是甚麼?...
![[中][ENG] 疫後一年:與中小型舞團談網上演出的愛與恨](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15aaf07dbae046f499e94f32740cc2c7~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7b4c47_15aaf07dbae046f499e94f32740cc2c7~mv2.webp)
[中][ENG] 疫後一年:與中小型舞團談網上演出的愛與恨
疫後一年:與中小型舞團談網上演出的愛與恨 文:尉瑋 《球賽》/攝 :Cheung Chiwai(照片由多空間提供) 疫情之下,全球網上演出呈井噴之勢。賽博空間是否會成為新的演出「現場」仍待商榷,但對於本地的中小型舞團而言,過去一年所體驗到的,是對節目數碼化的「又愛又恨」。愛...
![[中][ENG] 從疫情下的危機處理,到策劃新舞季節目——與三大旗艦舞團的藝術總監對談](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b4c47_dfe088c9196f4b9192586ae881b8e080~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7b4c47_dfe088c9196f4b9192586ae881b8e080~mv2.webp)
[中][ENG] 從疫情下的危機處理,到策劃新舞季節目——與三大旗艦舞團的藝術總監對談
從疫情下的危機處理,到策劃新舞季節目 ——與三大旗艦舞團的藝術總監對談 文:陳瑋鑫 舞蹈員:劉奕詩在「盡演(芭蕾)藝術節」《六人五作》之《Handelwerk》/攝: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中] 那些數字說得出與說不出的故事——寫在城市當代舞蹈團《42.36.42》之前](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21c459_230602c0b7664ab8a044a20fdcc63367~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21c459_230602c0b7664ab8a044a20fdcc63367~mv2.webp)
[中] 那些數字說得出與說不出的故事——寫在城市當代舞蹈團《42.36.42》之前
文:李夢 黃振邦,42歲;莫嫣,36歲;李思颺,42歲。在不惑之年的前四年及後兩年,三位香港中生代編舞在一齣名為《42.36.42》的作品中,與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一眾舞者共同完成一場關乎生命及成長的追問與窮究: 如何尋找與上一代同行的步調?如何拿捏與下一代對話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