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那些數字說得出與說不出的故事——寫在城市當代舞蹈團《42.36.42》之前
文:李夢 黃振邦,42歲;莫嫣,36歲;李思颺,42歲。在不惑之年的前四年及後兩年,三位香港中生代編舞在一齣名為《42.36.42》的作品中,與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一眾舞者共同完成一場關乎生命及成長的追問與窮究: 如何尋找與上一代同行的步調?如何拿捏與下一代對話的頻率...
澳門石頭公社 X 丸仔:《Todos Fest!》的共生舞實踐和共融藝術標準
文:妮可 照片由澳門石頭公社提供 香港藝術家丸仔,於一月在澳門石頭公社主辦的《Todos Fest!》,帶領共生舞蹈工作坊,並與30多位參加者一同演出《共生之花》,亦與澳門資深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藝術家開講《藝術無疆界 - 弱勢在社區的藝術發展》。...
[中] 評衛武營「台灣舞蹈平台——在一起三舞作」
文:Ronnie Lam 照片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高雄衛武營國家劇院在11月初以「相遇」為主題,舉行了第三屆「台灣舞蹈平台」。此平台以連結國際舞蹈社群為中心,舞台上展示台灣本土作品為主,當中不少作品都是參與過國際著名的藝術節後再回流到台灣。身處香港...
[中] 從非關舞蹈 實踐人人皆可舞動
文:林喜兒 〈足〉,「Movement in Miyazaki 2019」/攝:Ayano So 「人人皆可舞動」,學生在課餘學舞,成年人以舞健美,只要你喜歡,隨時隨地可以走進舞蹈世界。不加鎖舞踊館以此理念出發,自然是帶著多一點想法。近年的「#非關舞蹈」系列,不只鼓勵人人舞...
[ENG] REVIEW: HONG KONG BALLET – DON QUIXOTE
Text: Natasha Rogai After many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caus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Hong Kong Ballet (HKB) at last returned to the...
[中] 安身之難:梅卓燕與《最後一夜》
文:查映嵐 和梅卓燕的訪問約在九龍城一家咖啡店。桌子靠近後門,門外簷蓬嘩啦嘩啦地傾倒著雨水——這是夏末最後一個暴雨天,濕氣困在密集高樓之間,到處漫溢著這季節獨有的滯悶氣味。閒聊時,大家不免說起近日的雨和濕氣,梅卓燕輕描淡寫地說起,「跳舞人的身體對天氣特別敏感,遇著這種天氣,...
[中] 傳統中見新意的現代中國舞 ——專訪莊陳波談La P en V優之舞《不死的祭禮》
文:李夢 自從2008年與譚玉芳一同成立舞團La P en V優之舞以來,資深舞者兼編舞家莊陳波一直思考如何在當下的社會及文化情境裡創新中國舞。從《天問》到《板畫.人生》再到2017年首演的《不死的祭禮》,莊陳波不斷在中國舞傳統中注入新鮮元素,試圖打破「傳統」與「現代」、「...
[中] #人為景觀#數碼進行式#李偉能#董言#吹水#長文#頭盔
文:董言 #蒙娜麗莎#對你邪魅一笑#大衛#慌張穿戴衣裳#韓熙載#的宴會上#綠腰#原來跳的是嘻哈#丘吉爾#緩緩悶一口雪茄,嚴肅地吐出髒話。 科技新陳代謝,要讓「靜態的」(static)繪畫、雕塑與攝影運動起來簡直易如反掌。如今世代,甚至不只要「睇」其飛足踏步,還要「命令」它們...
[中] 編舞,身心的角力者
疫情再趨緩和,表演場地逐步重開,此時城市當代舞蹈團為觀眾帶來《流轉✕思浪潮》。三位年輕編舞邱加希、柯志輝、馬汶萱,經歷了近年劇場內外的動蕩,各自透過創作省思個人、社會與世界的變化。 《流轉✕思浪潮》包括三個全新短篇作品:邱加希的〈遮詮〉、馬汶萱的〈饗宴〉、柯志輝的〈不息〉,...
[中]《一水南天》彰顯疫境中的抗逆精神
《一水南天》〈石頭粥〉;表演者:(由左下)鄭九鼎(邢灝飾)(中)、陳一水(陳健豪飾)(穿白衣者)及香港舞蹈團舞者、演戲家族演員;攝:Cheung Chi Wai & Mak Cheong Wai @Moon 9 image(照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