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影佈局融和即興互動 - 談余仁華的《奏動觸捔》
《奏動觸捔》;編導:余仁華;編舞:梁嘉能、李家祺、馬師雅;照片:Alan Wong 九月底,東邊舞蹈團推出《奏動觸捔》,請來三位舞者梁嘉能、李家祺、馬師雅參與創作。小品規模,但是演出探索即興表現手段,銳意而簡約,又不失編導余仁華一貫對光影的思考,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中] 用腦袋跳舞Dancing with Brains —《二延體》2019觀感
身體舞動就是舞蹈?舞蹈就要舞動身體?觀賞舞蹈是否就只用眼睛看?舞蹈動作可否觸及腦幹而傳達思辨與訊息?今年CCDC《二延體》兩個作品嘗試打破傳統舞蹈的概念、創作方法與媒介,身體與頭腦並重,展現本地年輕人對「舞蹈可以是什麼」的思考與探索。...
[中]在衛武營看兩種身體的相遇
十月中於高雄衛武營看了由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合作的《Exchange》世界首演,節目其實包括三個短篇:除了雲門舞集創辦人及現任藝術總監林懷民編排、雲門舞集資深舞者演出的《秋水》外,另外兩支作品則由2020年繼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與陶身體劇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陶冶分別為對...
[中] 《緣舞場76:舞在天空下》— 這不是一場舞蹈
眾人在「泥‧人」圍觀舞動;舞者:(黃衣)林偉源;攝:張志偉 《緣舞場76:舞在天空下》乃Y-Space(多空間)主辦的 「i –舞蹈節2019」的閉幕活動,從室內的傳統劇場跳到戶外的日常空間,如街道、球場、梯間、街角等等與眾同樂,而今年是繼2017年再在上水馬屎埔舉行。我坦...
[中]解拆與重建 — 當醒獅遇上虎豹
《舞.師》打破傳統使用的透明設計的南獅;攝:Moon 9 Image 第一次看楊春江的《舞・師》,是2017年在太古坊ArtisTree。看前想像如何把舞獅融入劇場,以為只是借舞獅之名,把舞獅剝皮拆骨,又或者大玩象徵概念性的東西,怎知那是如假包換的舞獅演出。當然也不是百份百...
[中]「舞蹈秋天」《還是有點希望的啊!混帳》與《微舞作》,舞蹈承載不了文字的描述
《還是有點希望的啊!混帳》;編舞:菲德希克‧葛拉威;攝:Laurent Philippe(照片由兩廳院提供) 是年台灣兩廳院「舞蹈秋天」開幕周的兩個演出,從編舞角度、質感、風格都完全不同,但都給予很強烈的「有話要說」的態度,包括加拿大的菲德希克‧葛拉威《還是有點希望的啊!混...
[中] 打造童夢的開心派對
《小飛俠》(Peter Pan)本是童話故事,讀者明顯是兒童,不過以往大多改編的電影或舞台劇偏向以成人的角度出發,尤其着重描述主角如何對付鐵鈎船長(劇中稱虎克船長)及一班海盜的作惡。本年八月下旬香港芭蕾舞團呈獻了由藝術總監衛承天編舞,亞洲首演的同名舞劇,則從兒童角度出發,回...
[中] 五支新作 看年青編舞的創作態度
自反修例運動開始,街頭出現不同形式的創作,如抗爭手語、在商場內圍圈的快閃行動、「長輩圖」文宣設計、抗爭歌曲創作等。三個月以來,時局每天在變,作為藝術家,筆者時時懷疑留在劇場創作的用處,有感做甚麼都無法對準當下,迷惘之時,卻一口氣看了「舞蹈新鮮人」和「二延體」先後登場的五支舞...
[ENG] Hong Kong Ballet Group 55th Anniversary – La Sylphide & Le Conservatoire
The Hong Kong Ballet Group (HKBG) celebrated its 55th anniversary in style, with a performance bringing together over 150 local students...
[中] 願你在最後也能踏上雪山 —評「舞蹈新鮮人」2019
今年的「舞蹈新鮮人」給我的感覺與往年大不相同。三支短篇舞作雖然在手法和層次上都不算複雜,但作品抽象程度之高,為近年所罕見,觀舞過程中我想起讀書時,仿佛在一座名為「形而上學」的雪山上努力攀爬的場景。幸得有「新鮮人」這個平台,能讓年輕的編舞們盡情顯映他們旺盛又青澀的野心,不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