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界交響頌》──用眼觀看的霹靂交響樂
文:蘇桔 《新世界交響頌》是必須用眼睛觀賞的管弦樂,趣味由試音開始:舞台上的木管和銅管樂器發出零碎不一、中西混雜的旋律,此起彼落;這時,另外數十人才浩浩蕩蕩進場,舞者與弦樂手相間,當幾乎佔滿舞台時,隊伍停步、定型,其中的弦樂手就座,舞者才往右離開──簡單而獨特的進場儀式,預...
[中] 在《愛情列車2020》中尋找記憶與激情
文:狄迪莫斯 法國五月藝術節 2024 邀得以色列艾曼紐.蓋特舞團來港演出,呈獻了《愛情列車 2020》(LOVETRAIN2020);作品由编舞家艾曼紐.蓋特(Emanuel Gat)所創作,以英國經典樂團Tear For Fear作為主軸,重新詮釋樂曲的意義與時代性。...
[中]《馬克白夫人》——被恐懼與後悔塞住了血液流動
文:肥力 或因對莎士比亞劇本過於熟悉,故很留意鄧樹榮戲劇工作室舉辦的「香港國際莎劇節」,並對由imPerfect舞蹈團的編舞華特・馬泰尼及伊娜・布雷克斯以舞劇形式創作,香港舞蹈團舞者演出的《馬克白夫人》最感興趣。當然劇場與舞蹈不同,如果劇場是提問問題,觀察行動,舞蹈可能更為...
[中] 觀看聲音下寨 #44: 雙駐場計劃2024:以「過程」為目標的實驗空間
文:葉瑪 現在音樂和香港藝術中心合辦,提供當代音樂/聲音藝術實驗空間的「聲音下寨」計劃由2012年開辦至今已來到第44回。是次駐場計劃打開藝術形式的界限,與不加鎖舞踊館合作,讓他們的兩位舞蹈藝術家鄭雯娜和姜凱翎分別與以聲音或音樂作主要創作媒介的蘇恩霆和朱美璇合作。經過四個月...
[中] 誰在指揮你的身體?《快樂頌 Evolving》的指令實驗
文:Maze Chan 在ChatGPT掀起全球熱潮之前,其實聊天機器(chatbot)應用已十分普及,雖然未有ChatGPT般醒目,能自動解讀文字產生相應回覆,但透過一條又一條指令,聊天機器也能產生自動回覆。如果將身體代入為聊天機器(即執行指令者)呢?以下為模擬情境:...
[中]《白牆上的筆觸與腳印》——踢躂,敲擊七彩人生節奏
文:格子 本身喜歡聽爵士樂(Jazz)也愛看昔日美國踢躂舞(Tap Dance)黑白電影,而是次表演不只囿於舞蹈和音樂,還有視覺藝術和展覽同場演出,於是又令人添了一份好奇。踢躂舞/踢踏舞源起十九世紀,由愛爾蘭移民和非洲奴隸兩個種族舞蹈結合,在反種族歧視與階級打壓的歷史背景下...
[中] 探索武與舞之靈的《蘭陵.入陣》
文:朱映霖 武術與舞蹈的訓練,雖然有不同的技巧和招式,但是心靈上的訓練同樣重要。《蘭陵.入陣》以歷史人物蘭陵王為題,把武術交給舞者,讓舞台成為舞者身、心、靈的戰場,展示不一樣的剛勁力量。此舞劇不著重於故事情節,只引述蘭陵王是北齊時期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戴著面具去打仗,能力出...
[中]《寂靜喧動》的藍色濾鏡
文:Yumi Leung 「無論是舞者、聲音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聲音,或是錄像設計師所創造的錄像,都似是在畫廊內的作品,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導演及編舞林俊浩將《寂靜喧動》化作一塊移動的多媒體畫布,觀眾進場後可以自由選擇座位,從不同角度觀賞都各有得失。此次舞者和觀眾更是擁有一層...
[中] 看《謝洛姆.貝爾》之後的工作
文:俞若玫 其實演後評論文字是甚麼?文化消費最後一個環節?作為下一次消費的參考,還是知識分享,對不能重複的演出的某種紀錄?班雅明說過,評論的工作不是提供意見,而是透過批判分析去讓人找出自己的意見。[1] 容我以筆記形式,分享有關對作為藝術家及節目的《謝洛姆.貝爾》的思考。...
[中] 雪地上的仙人掌——淺談綽舞場《再見.四季》的四重驚豔
文:程天朗 《再見.四季》規模大,創作人野心也大,它兼具過往綽舞場作品的特點,卻添了幾分從容和優 雅。綽舞場的四季兼備了溫柔與暴烈,瑰麗炫目卻餘韻悠長,有如沐春風的窩心、炎夏驕陽的熾 熱、黃葉紛飛的蕭瑟及寒氣沁骨的冬雪,是難得視聽感覺豐盛的表演盛宴。 節目序曲令我想起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