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在傳統中漂流,尋得的是月還是冬甩重要嗎?——短評《漂流誌.尋月記》
文:冰慧 《漂流誌.尋月記》是年輕編舞及舞者李俊軒的長篇舞作。李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身為香港舞蹈團的舞者,在舞團的工作以外以個人身分申請資助去創作一個長篇的舞作真的熱誠可嘉,有心有力,後生可畏!近年,依稀看到獨立的中國舞者和團隊都積極地創作,除了有La...
[中]重點在於參與?還是觀賞?——《第一步》的尷尬之處
文:賴閃芳 作為參與的素人我有過短暫享受的時刻,而我相信身旁的素人比我更投入,或許因為一直從事劇場工作,我對舞台並不陌生。對那些舞台經驗較少的素人,能倚賴錄音指示在短時間內由零開始起舞,到完成《第一步》演出,實屬不易。藝術家利用科技「製造機會讓觀眾在舞台上踏出第一步,再次體...
[中]狂人派對——一群被生活馴化的獸
文:葉瑪 誰是狂人?狂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社會體制定義了何謂正常,而對抗這種正常少不免就會被看成狂。魯迅1918年寫了一本《狂人日記》批判社會,裡頭的狂人認為社會人際關係充滿虛偽和欺騙,但無法跟著社會而走的痛苦逐漸地讓狂人失去理智,產生更異常的想法和行為。上百年之後,編舞...
[中]《單元.獨創》的三支舞作 呈現三段各異的情愛關係
文:陳瑋鑫 以牛池灣文娛中心為發展基地的東邊舞蹈團,一直藉著場地伙伴之地利,給予本地年青編舞不少創作機會及交流分享的空間。今年三月底在文娛廳演出的《單元.獨創》,就是由藝術總監余仁華挑選的三位編舞,所編創的三支各長約二十分鐘的獨立舞作所組成。...
[中] 除了情緒,身體如何體現記憶?
文:俞若玫 《For C.》是個有趣的名字,聯想很多,是「forsee」縮寫?是「為了看見」的簡稱?是把「foresee」中的「fore」及「see」拆開為「之前」及「看見」,又或是電腦程式語言C的「for 迴圈」?哪一種猜想都好,都和時間有關。再看宣傳文字,舞作主軸是一位...
[中]後疫情時代的舞蹈人生──看《心渡哲奏》有感
文:程天朗 如果沒有那場肆虐了三年的瘟疫和政府的嚴厲防疫政策,《心渡哲奏》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儘管真正踏台的只有三位資深編舞兼舞者,但其實是兩對夫妻檔的演出。 《心渡哲奏》/攝:Ah Sze(照片由 東邊舞蹈團 提供) 愛裡沒懷疑...
[中]畫廊中的身體:《站在三角尖頂上看瞬間的我》
文:Maze Chan 離開傳統舞台的演出,總教人期待作品如何利用不一樣的空間,又或是作品和空間的對話。《站在三角尖頂上看瞬間的我》在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演出三支舞作,演出由最低層開始,隨著第一舞作完結再往上走,最後在頂層作結,回應主題的「站在三角尖頂上」。...
[中]看盤彦燊的《鳴》
文:聞一浩 盤彦燊是香港少數關注及鑽研亞洲哲學及道家理論以發展其舞蹈理念及創作的編舞。以往多自編自跳,這次由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委約創作的《鳴》則是首次看到他只編不跳,純由四位舞者演繹的作品。不過,舞作仍可看到盤彦燊繼續探索身體呼吸與舞蹈動作之間的連繫。 《鳴》/攝:Eric...
[中] 一對探索的心在獨舞
文:葉智仁 觀賞《一個人共舞》的六段獨舞組合演出,雖然感官上屬於藝術創作結果的視聽接收,但深層的樂趣,對筆者來說,來自一連串思維層面燃起的聯想。我感受到參與創作者對當代舞蹈的「可能性」這三個字,持續拷問的熱情。 編舞李思颺在場刊裡撰寫的一段簡潔背景資料,說明了創作的來龍去脈...
[中] 戲曲人物在當代舞蹈中的角色轉化——小龍鳳舞蹈劇場《夜奔》
文:Yumi Leung 小龍鳳舞蹈劇場十周年製作《夜奔》,邀請了三位概念編舞周佩韻、馬師雅和黃家駒,與創作舞者李婷炘和許俊傑一同想像,將《水滸傳》中的林沖夜奔改編成當代舞,從不變的文字中找尋流動的角色與身份。 崑曲《夜奔》是明朝李開先《寶劍記》裡的一齣戲,主要描寫了林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