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看盤彦燊的《鳴》](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c1e3dbf2e7c74603bffa7d71b9a1fa83~mv2.jp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c1e3dbf2e7c74603bffa7d71b9a1fa83~mv2.webp)
[中]看盤彦燊的《鳴》
文:聞一浩 盤彦燊是香港少數關注及鑽研亞洲哲學及道家理論以發展其舞蹈理念及創作的編舞。以往多自編自跳,這次由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委約創作的《鳴》則是首次看到他只編不跳,純由四位舞者演繹的作品。不過,舞作仍可看到盤彦燊繼續探索身體呼吸與舞蹈動作之間的連繫。 《鳴》/攝:Eric...

![[中] 一對探索的心在獨舞](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ced9596a215e4433b5256dafa1c11975~mv2.jp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ced9596a215e4433b5256dafa1c11975~mv2.webp)
[中] 一對探索的心在獨舞
文:葉智仁 觀賞《一個人共舞》的六段獨舞組合演出,雖然感官上屬於藝術創作結果的視聽接收,但深層的樂趣,對筆者來說,來自一連串思維層面燃起的聯想。我感受到參與創作者對當代舞蹈的「可能性」這三個字,持續拷問的熱情。 編舞李思颺在場刊裡撰寫的一段簡潔背景資料,說明了創作的來龍去脈...

![[中] 戲曲人物在當代舞蹈中的角色轉化——小龍鳳舞蹈劇場《夜奔》](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2293d281bef040b39524cda214646b05~mv2.jp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2293d281bef040b39524cda214646b05~mv2.webp)
[中] 戲曲人物在當代舞蹈中的角色轉化——小龍鳳舞蹈劇場《夜奔》
文:Yumi Leung 小龍鳳舞蹈劇場十周年製作《夜奔》,邀請了三位概念編舞周佩韻、馬師雅和黃家駒,與創作舞者李婷炘和許俊傑一同想像,將《水滸傳》中的林沖夜奔改編成當代舞,從不變的文字中找尋流動的角色與身份。 崑曲《夜奔》是明朝李開先《寶劍記》裡的一齣戲,主要描寫了林沖在...

![[中]《異舞.迴聲》——看不出傳統以外的編碼與重啟新譯](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f917150abd6047ae80b98fda9d20dcdd~mv2.jp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f917150abd6047ae80b98fda9d20dcdd~mv2.webp)
[中]《異舞.迴聲》——看不出傳統以外的編碼與重啟新譯
文:格子 筆者曾經跟一些中國舞訓練背景的舞者和編舞家交談,大家都致力推廣傳統的中國舞文化,糅合創新的元素和自家風格展示於觀眾前,希望當代中國舞受到更多觀眾關注。La P en V優之舞藝術總監兼《異舞.迴聲》編舞莊陳波在場刊簡介:「舞蹈會否像編碼一樣,有既定程式?讓我們重啟...
![[中] 《咁…執生囉》:可能係香港史上最揸流攤嘅舞蹈製作?](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dab0379312c94fdda4b234f48ab779e5~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dab0379312c94fdda4b234f48ab779e5~mv2.webp)
[中] 《咁…執生囉》:可能係香港史上最揸流攤嘅舞蹈製作?
文:陳瑋鑫 《咁…執生囉》/攝 :KC Creative(照片由鐵仕製作提供) 早前有一部港產電影,以「可能係香港史上最揸流攤嘅運動電影」作為宣傳標語。我並沒有入場欣賞這套電影,不肯定「最揸流攤」(最馬馬虎虎)到底是創作人的自嘲,還是另有所指。但我月前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看...
![[中] 叢林奇譚(再造版)——期待落差後的間離反思](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4cc9ad61816142938c3f1a68fe49fbc3~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4cc9ad61816142938c3f1a68fe49fbc3~mv2.webp)
[中] 叢林奇譚(再造版)——期待落差後的間離反思
文︰肥力 《叢林奇譚(再造版)》/攝 :Ambra Vernuccio(照片由新視野藝術節2022提供) 倘若不是艾甘.漢(Akram Khan)編舞,究竟還有多少香港觀眾願意來看《叢林奇譚(再造版)》(Jungle Book...
![[中] 《布蘭詩歌》編創出大格局效果](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d78836b318934facb200c9156ee447e9~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d78836b318934facb200c9156ee447e9~mv2.webp)
[中] 《布蘭詩歌》編創出大格局效果
文:鄧蘭 《布蘭詩歌》/攝 :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集本港兩大藝團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芭蕾舞團聯合呈獻,香港管弦樂合唱團和香港兒童合唱團同時參與的《布蘭詩歌》,該是本年本土藝團至盛大的演出。演出包括兩部舞作《最後的歌》和《布蘭詩歌》,由於...
![[中] 牧場上起舞還是與環境共舞?——淺評《想見有時》](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ca5ba78af80a4405bf2b8730a662412f~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ca5ba78af80a4405bf2b8730a662412f~mv2.webp)
[中] 牧場上起舞還是與環境共舞?——淺評《想見有時》
文:Maze Chan 《想見有時》/攝 : Carmen SO(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座落薄扶林村附近的薄鳧林牧場散發沉靜氣氛,陣陣涼風洗走城市人身上的繁囂。尚未對外開放的牧場對觀眾來說十分新鮮,進場後眾人四處遊覽,尚未定下心神,兩位男舞者便徐徐進場,觀眾轉過身來讓...
![[中] 「身體年輪」結業演出《渡度》:長者舞蹈的美學實現](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faa197369c2b46c1919c8d43d3228fa1~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faa197369c2b46c1919c8d43d3228fa1~mv2.webp)
[中] 「身體年輪」結業演出《渡度》:長者舞蹈的美學實現
文:俞若玫 《渡度》/ 攝 : Vincent Yik (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就是大膽。今次的十八有藝——社區演藝計劃「身體年輪」結業演出,編舞者李振宇(Andy)開動了長者舞蹈演出的藝術語言,不把社區舞蹈停在跟著跳,一起造型或述說懷舊故事的階段,而是善用長者身體及動...
![[中] 《呼吸三 - 呼吸慶典》——如何剪掉那些令人窒息的紅繩與膠膜](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c614b8_a61f87f14cb543fc8cf7fd35c9cd83ad~mv2.png/v1/fill/w_343,h_193,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c614b8_a61f87f14cb543fc8cf7fd35c9cd83ad~mv2.webp)
[中] 《呼吸三 - 呼吸慶典》——如何剪掉那些令人窒息的紅繩與膠膜
文:格子 《呼吸三 - 呼吸慶典》/攝 : 麥倡維、何佩欣(照片由多空間提供) 呼吸是日常動作,我們與生俱來便會。呼吸與慶典的關係可以有很多隱喻與聯想。正如場刊所言,嬰孩從離開母體第一聲呼喊便可以自由地呼吸,「因為我們仍然可以」,所以值得「慶祝」。馬才和與嚴明然主理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