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Review of Landing in Suspense by Passoverdance
Text: Medina Lau The 2nd Arts Voyager: Landing in Suspense / Photo: Musphinx Creation (Photo provided by Passoverdance) On April 16th...
[中] 三篇如張愛玲筆下的舞作詩篇──《42.36.42》之我想
文:冰慧 在我城紛紛揚揚的時刻,城市當代舞蹈團亦同時迎接動盪,終要與駐團數十載的黃大仙區說再見外,舞蹈團的方向也因藝術總監的更替而讓大家引頸以待。作為久久未有現場表演的舞團,在四月迎來新舞季的第一個現場演出,更是令愛舞的人既期待又雀躍。因為動盪帶來的是潛在的危機,洶湧的變革...
[中] 《42.36.42》: 觀眾會否只是舞者的訪客 ?
文:俞若玫 中生代的舞者,似橫開兩手的直樹,一手延伸拿取舊有養份,一手奮力抓緊新的創作資源,讓自己更堅實的迎天成長。 城市當代舞蹈團四月份的作品《42.36.42》三位編舞者正是這樣的狀態。觀眾又如何呢? 第一場〈餘音裊裊〉編舞兼舞者黃振邦以聲音領航,希望金屬餘音在台上幽微...
[中] 舞蹈與攝影:《回聲二:人為景觀》中的身體表演性
文:Yumi Leung 《回聲二:人為景觀》/攝:Mak Cheong-wai 在《回聲二:人為景觀》中,編舞李偉能延續前作獨舞《回聲摺疊》的探究:身體經驗如何被閱讀,轉移與重現。表演場被架起的幾個手機鏡頭包圍,作為表演藝術的舞蹈在攝影這種視覺藝術的彌合下,被異化為定格的...
[中] 凝視與感知當下變幻:評多媒體舞蹈劇場《圍 一》
文:黃寶儀 《圍 一》/攝:Ah Sze(照片由東邊舞蹈團提供) 當舞者不再受限於預先編排的舞段,而是置身即興的舞台空間,舞者的身體便得以更直觀地回應當下。東邊舞蹈團《圍 一》除著眼於舞者如何以身體回應他者、音樂以及空間外,亦嘗試模糊觀演關係,讓劇場成為舞者與觀眾自我探索的...
[中] 舞維回音──觀香港藝術節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第十屆委約的五個新創作
文:徏如 〈Mokita〉/攝:Asia Chow(照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關鍵詞:控制 x 時空 迪克森.姆比(Dickson Mbi)出生於喀麥隆,是屢獲殊榮的倫敦嘻哈舞者及編舞。這次他遠程編排的作品〈Mokita〉,取材於頭髮及原始動作的質感,突出了對身體的控制。最開...
[中] 評香港芭蕾舞團「盡演(芭蕾)藝術節」
文:丘思詠 盡演(芭蕾)藝術節《古典芭蕾冇有怕:〈仙履奇緣〉篇》; 舞者(左起):尊尼芬.斯納(左)、翁演陞(故事演述)(中)、魏巍(右)/攝: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盡演(芭蕾)藝術節 turn(it)out festival...
[中] 評《在不明確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為甚麼要反對闡釋?當現代舞作為一種語言
文:Yumi Leung 《在不明確的世界中尋找意義》/攝:Asia Chow(照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一、帶著問題去感知 習慣從一個問題去展開舞作,在2019年舞作《從頭(再)開始》中,編舞馮樂恆便開始探究編舞與舞者之間的權力關係。此次新作《在不明確的世界中尋找意義》,馮...
[中] 「身體」的現場性與表演性──觀陳偉洛《Click》有感
文:Human Wu 《Click》/攝:Cheng Nga-yan 因受疫情影響,康文署轄下場地關閉,2020年度《舞蹈新鮮人》演出被逼取消。陳偉洛於該平台創作的《Click》亦只能於三個月後以私人活動形式與觀眾見面。...
[中] 我看《潘多拉的盒仔》
文:李詠楓(Elzira Rosário) (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只要給我wifi,在這裡待多久也不是問題。」曾經有朋友得知要隔離14天作檢測時,說了這番話。網絡確是成了現今生活和工作上重要的媒介和工具,尤其於疫情時期,更激發了人類在網絡上作更多有趣的嘗試,催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