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多空間《門》—— 舞蹈被混雜的大義隔絕於門外
如同編舞及導演馬才和在場刊提及,《門》令他有很多個的「第一次」,包括第一次有兩面觀眾的演出,而這是表演的核心︰兩邊觀眾席中間橫着以竹棚做成的巨牆,除了棚上的走道和置於上面的電視,坐在巷尾的控制員,以及棚下的不時由舞者開啟的門外,坐在被塗成黑色的牆前的我,基本上沒辦法看到對面塗成白
[中][ENG]舞蹈治療師何天虹 Rainbow Ho: Dance Therapist
何天虹教授(Rainbow)是一位舞蹈治療師。我們在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傾談,教研中心的牆上掛著一幅幅粉筆畫、油畫,充滿天真直率的筆跡。何教授介紹說這些畫作是接受治療的求助者(Client)作品。其中一幅配了一句:「我的世界是彩色的,但是有黑色的爪在爪我」,每一幅擦身而過的畫
[ENG]Film Review
Polina, a movie released in 2016, has the benefit of a director intimately acquainted with his subject. Directed by the renowned French chor
[ENG]Review of HKAPA School of Dance Graduation Performance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Second Academy Festival is on from April to July 2018. The Festival program included the School of
[中][ENG]德國德勒斯登之旅:赫勒勞—歐洲藝術中心To HELLERAU –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Arts, Dresden
兩年前我發起Asia Network for Dance(AND+)網絡。為了準備AND+,今年五月,我應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赫勒勞——歐洲藝術中心(HELLERAU –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Arts)的邀請,在他們舉辦的European Danceho
[中]找我的一種旅行——評東邊舞蹈團《五蹈彰力》
《泥鯭頭,沙癲身》編舞:黎貴諾;舞者:梁皓棕;攝:Mark Lam 「五蹈彰力」,如果將其唸作國語的話便是「舞蹈張力」,也就是五篇具有張力的舞蹈。然而事實上,筆者只在陳俊瑋的作品《月僉》中看到了應有的張力,黎貴諾的《泥鯭頭,沙癲身》和馬師雅的《魚菜共生》也不失有趣,可惜後勁...
[中]給兒童看的當代舞蹈:「你看到了甚麼?」—專訪荷蘭專業舞團 de Stilte
如何為兒童製作高水準的藝術演出及藝術教育節目,一直是我關心的事情。去年11月初,我有幸到荷蘭一個打正旗號「dance forchildren」的當代舞蹈團 de Stilte 參與其展演日 (presentation day),看了三場正式演出及兩場工作坊展演,也訪問了舞團的藝術
[中]《芭蕾小忌廉》卡通世界不乏炫技舞姿
美國芭蕾舞團於2017年首演由阿列克塞.羅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編舞的《芭蕾小忌廉》(Whipped Cream)旋即在香港藝術節2018登場。《芭蕾小忌廉》最大特色是編舞找來糅合流行文化與經典元素的畫家馬克.雷登(Mark Ryden)作為佈景及服裝設計。劇
[中] 抓緊十五分鐘
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系列今屆三個節目,首兩個都是讓本地編舞與外地的藝術家合作。節目三《舞鬥》則維持是本地編舞的試煉場,七個編舞,每人十五分鐘。看過演出,覺得能否抓緊十五分鐘去呈現自己的想法,至為重要。有時要懂得減法,less is more;有時抓住了一個懾人的意
[中] 亞洲舞蹈界組成新網絡 以舞蹈家需要為本 提升亞洲業界地位
AND+的意念源自去年於香港舉行的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與會的舞蹈製作人來自亞洲多個地區,會議中他們提出成立一個亞洲舞蹈網絡的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