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 | 舞」Choreo-nomy —— 創作:盤彥燊 Wayson Poon
創作︰盤彥燊《鳴》 文字轉錄及整理︰《舞蹈手札》編輯部杜詠欣 書籍 我通常透過閱讀來培育文化質感,特別在創作初期,我會大量閱讀。閱讀與我自己的舞蹈美學息息相關,例如有關氣的導引、能量運用和動作研究等書籍。整個亞洲有多元的東方理念,我會將東方思想融入作品中,也會根據當前香港的...
[中] 30周年跨越:過渡、培育、同行
文:陳志芬 上期專欄提到香港舞蹈聯盟(舞盟)一直擔當橋樑角色,為小型及獨立舞蹈工作者提供曝光機會。今期專訪三位跨越不同年代及舞蹈形式,並曾獲頒「香港舞蹈年獎」的獨立編舞家,了解他們在藝術實踐的過渡與發展。 曾稑宸(曾景輝,Terry)——壓縮風景改變視覺 攝影與舞蹈...
[中] 30周年回顧:《舞蹈手札》軼事與舞盟角色
文:陳志芬 香港舞蹈聯盟(舞盟)三十年的發展間,《舞蹈手札》(《手札》)為焦點板塊。追溯《手札》的緣起和發展有助了解上世紀的舞蹈生態。這期專訪邀請了兩位前輩:前編輯施德安(Cecil)和前排版設計師黃翠玲(Scarlet),分享舞盟初期的項目和營運《手札》的軼事。 舞匯九七...
[中] 跳出香港、面向世界的舞蹈文化交流:專訪編舞錢秀蓮
訪問:陳國慧 文字整理:黃寶儀 從香港舞台跳向英國倫敦、內地各大城市再到星馬,香港第一代編舞家錢秀蓮順著時代機緣與個人經驗的累積,將本地製作推向世界舞台。舞蹈文化交流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人際脈絡的拓展、藝術政策的推動以及資源平台的配合。...
[中]《記西廂》:一種文字與舞蹈「相即相入」的美學探索
對談:陳志樺(陳)、蔣曉薇(蔣) 文字整理:《舞蹈手札》編輯部 今年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節目,邀請了退居幕後多年的香港資深舞者周金毅創作及出演舞蹈劇場作品《記西廂》,是大館繼梅卓燕、楊怡孜之後,再次以本地資深女舞者作為主體,提供創作平台,講述女性舞者的生...
[中]「分 | 舞」Choreo-nomy —— 創作:李思颺 Justyne Li
文: 李思颺 1. 電腦 & 硬碟 - 於網上進行大量資料搜集; - 儲存及整理排練及 Movement Research影片 2. 排練/Movement Research影片編輯及存檔 - 每天排練後都需要將大量Movement...
[中] 霹靂舞運動員——預防傷患篇
文: 余曉彤 (照片由 HKDSA Breaking Facebook 專頁 提供 ) 近年霹靂舞乘著第一次被納入2024巴黎奧運會項目的熱潮,曝光率和普及程度大有上升。今次邀請來兩位緊貼霹靂舞運動員日常訓練和比賽的物理治療師林漢威(Henry)和鄧卓姿(Tracy),一...
[中] 30周年前瞻:秉承交流 成為舞蹈樞紐
文:陳志芬 2024年是香港表演藝術重要的時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會在上半年敲定重點演藝項目計劃的具體安排;十月將舉辦首屆「香港演藝博覽」,展示全球頂尖作品。適逢建構香港成為文化藝術樞紐時,也是香港舞蹈聯盟(舞盟)成立30周年的里程碑。《舞蹈手札》藉此訪問舞盟主席林偉源(Al...
[中] 「分 | 舞」Choreo-nomy——創作:徐奕婕「字/舞」
「分 | 舞」Choreo-nomy是延續編舞徐奕婕之前在《舞蹈手札》上的連載專欄「字/舞」(Choreo-Word-Graphy),是一個將「編舞」置於平面維度,以後設的角度重新審視創作過程,欄目名字是「分類學」(Taxonomy)與「編舞學」(Choreography)...
[中][ENG]在急流中遇見自己——舞者的自我關懷
文﹕馮曉瀅 在陽光明媚的週日下午,我興致勃勃地在布里斯班河划獨木舟。不料,當天水流格外湍急,我被推向下游……「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不斷浮現心頭,讓我憶起舞蹈生涯中的自己及同路人。 大多舞者都煉成面對急流的堅忍。在每次超越自我的成功經驗中,我們享受快感,成為別人心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