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評《浩浩傳奇》:「我到底睇咗乜?」
文:葉瑪 《浩浩傳奇》/攝:徐鴻偉(照片由 楊浩 提供) 「我到底睇咗乜?」是時下網絡流行語,用法廣泛,可指當事人看到些難以置信、超越常理、誇張、驚奇、離譜、瘋狂、不知所謂到一個程度而無法評論的東西。先月舉行的首屆香港演藝博覽,作為「國際精品演出」香港代表項目之一的《浩浩傳...
[中] 觀看聲音下寨 #44: 雙駐場計劃2024:以「過程」為目標的實驗空間
文:葉瑪 現在音樂和香港藝術中心合辦,提供當代音樂/聲音藝術實驗空間的「聲音下寨」計劃由2012年開辦至今已來到第44回。是次駐場計劃打開藝術形式的界限,與不加鎖舞踊館合作,讓他們的兩位舞蹈藝術家鄭雯娜和姜凱翎分別與以聲音或音樂作主要創作媒介的蘇恩霆和朱美璇合作。經過四個月...
[中]《Living Up/噏 to Death》從死亡裡翻找關鍵詞
文:葉瑪 向來知道《Living Up/噏 to Death》編舞林俊浩擅長將舞蹈編排和其他劇場、多媒體元素糅合,舞台編排豐富;進場前先看是次演出宣傳文字,不意外地也是充滿訊息量,儀式、異境、靈魂與肉體、練習直面死亡⋯⋯眾多關鍵詞擠在短短數行,看來清晰明確,倒是看不出到底是...
[中]《原異》:一場過分保守的異色
文:葉瑪 東邊舞蹈團每年均舉行幾回拼盤舞蹈演出,讓新晉編舞有發表作品的機會的同時,亦讓較資深的編舞藉著較小規模的製作嘗試發展新意念。《原異》的四位編舞:陳慶翀、馬師雅、黃大徽、陳薇伊都是經驗豐富的舞者,而舞團的宣傳文案亦將製作形容為「衝破時代邊際的原創力量」,強調獨特和異色...
[中]評《心兒與她的奇幻恐龍書》——輕巧討喜以外,是否還可期望更多?
文:葉瑪 《心兒與她的奇幻恐龍書》由香港芭蕾舞團(港芭)與英國多媒體創作公司59製作合作,是一年一度大型藝術節國際綜藝合家歡的開幕節目。筆者觀看當天正正就是首演場,大人小孩坐滿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卻等了足足半小時才開始演出,演出後不久竟出現技術問題又停頓重來;重重障礙下,幸...
[中]狂人派對——一群被生活馴化的獸
文:葉瑪 誰是狂人?狂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社會體制定義了何謂正常,而對抗這種正常少不免就會被看成狂。魯迅1918年寫了一本《狂人日記》批判社會,裡頭的狂人認為社會人際關係充滿虛偽和欺騙,但無法跟著社會而走的痛苦逐漸地讓狂人失去理智,產生更異常的想法和行為。上百年之後,編舞...
[中]舞後對談Dialogue on Dance
Phygital D 賴閃芳(賴)、葉瑪(葉) 主持:陳國慧(陳) 文字整理:《舞蹈手札》編輯部 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Phygital D」推出一系列結合舞蹈與科技的節目,《舞蹈手札》編輯部特約邀請有製作與構作經驗的舞評人賴閃芳(賴)和葉瑪(葉),對談數碼(digital)...
[中] 綽舞場《無風之域》——舞蹈需要靠文字傳遞嗎?
文:葉瑪 《無風之域》/攝 : Ar Liu(照片由綽舞場提供) 《無風之域》上演次天颱風剛過,街上依然狂風陣陣,杳無人煙。有別於平日的繁囂,正好讓人準備心情,看綽舞場這個關於遊子乘風出行,卻迷失於無風之域,進退為難的故事。 《無風之域》/攝 : Ar...
[中] 走進虛擬世界之後,表演藝術家如何轉化溝通的方法——記舞蹈線上交流工作坊Museum of Human Emotions 2021
文:葉瑪 舞蹈線上交流工作坊Museum of Human Emotions 2021/照片由西九文化區和陳偉洛提供 近年國際流行合辦藝術家交流,當疫情使出入境受到重重限制,那些跨地域交流亦紛紛轉至線上。然而,舞蹈作為一種十分依賴舞者實時實地的身體交流的表演藝術,轉成非在場...
[中] 藝術的訊息與留白—— 談綽舞場 《The Last Stone》
文:葉瑪 《The Last Stone》/攝:Vincent Jim(照片由綽舞場提供) 最近看一本書,書序直接批評「以藝術改變世界」這迷思。觀點大概是說創作和現實無可割裂,藝術家透過想像表達他們眼中的現實,當中或有疑問,或有批判。然而現實本身複雜且多變,藝術家一但對此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