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身體缺席與視覺滿座:淺評《本地一手播》
文:Maze Chan
由以舞者之舞動作為主要敘事語言,到逐漸加入鏡頭運動、剪接等電影元素,甚至抹去舞者的存在,改以電影語言呈現「舞蹈」,舞蹈錄像之定義眾說紛紜。若身體於錄像中缺席,還能稱之為舞蹈錄像嗎?若電影語言擠滿畫面,又會有怎樣的觀賞經驗?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 2020《本地一手播》中四支作品風格迥異,創作者以不同方式詮釋舞蹈錄像,望能藉此窺看其無限可能。
先看畫面壯闊的《山海流》,作品取景香港離島,鏡頭運動相對《邊界・視野》及《喺度?》少,較為靜態的鏡頭反襯山海磅薄氣勢,建構神怪氛圍。片中不乏遠景,山石景觀輕易將作品與《山海經》連結,配以精怪舞者,不難墜入神話之中。「夸父追日」乃作品主線,主角夸父兀立海中登場,勾起觀者強烈好奇心。可惜關鍵詞「追日」未有深入發展動作語彙,夸父竭力追趕,在遠景中略顯尷尬。若能在「追」、「捕」、「逐」三種動作質地中取其一發展,此幕定更深刻。提到《山海經》,難免聯想到精怪,但精怪與夸父之間的關係於作品中略顯疏離,編導的處理雖與原作《山海經・海外北經》語境相符,但相信創作者不單單著眼於再現文學,轉化文本內意,提出屬於這時代的「夸父追日」,才是編舞與導演想達到的效果吧?《山》不乏動作元素,同時利用蒙太奇及美術設計建構想像,視覺效果豐富。若能深入發展身體語彙,作品會更可觀。
《山海流》;導演:黃漢樑;編舞:藍嘉穎/照片擷自《山海流》
《那一天我變成了一粒石頭》全片只有一個場景及一個固定鏡頭——大海。表演者坐在沙灘上,竭力想要變成一粒石頭,不斷重覆「海浪襲來」、「表演者被海浪推倒」、「表演者重新坐好」三個動作。乍看之下不像舞蹈,但這正是舞蹈錄像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討論——看起來不一定像舞蹈,但有舞蹈的意涵[1]。不絕耳邊的「操你媽」與「不要動」、表演者與大海的自然互動、色調光暗與聲音設計互相呼應⋯⋯ 舞蹈隱身在細緻的電影語言中。舞蹈錄像與現場舞蹈表演最大分別在於觀看被限制於螢幕上,因此不少作品會透過剪接不同拍攝角度去呈現舞蹈動作原貌。《那》卻走另一極端,以調色及聲音設計轉變情緒,透過看似重覆的動作堆疊無力感。隨海浪沖刷,表演者快被沖出畫面之時,原來的藍綠色調漸變成藍黑色,海浪聲過渡到風聲,「不要動」變成「不要走」;命令變成懇求。直到片末最後一句語氣充滿懇求的「不要走好嗎」,表演者終於被推離畫面,「走了」。不過是微細的變化,卻因前段醞釀了能量,情緒緩緩蔓延,久久不能釋懷。短短十分鐘,鏡頭內只有一個男人和一片海,看似缺席的身體語彙,以專注細膩的姿態呈現。若要探討「不像舞蹈」的舞蹈錄像,《那》是不錯的選擇。
《那一天我變成了一粒石頭》;導演:李偉盛/照片擷自《那一天我變成了一粒石頭》
片長同為十分鐘的《喺度?》,場面豐富多變,鏡頭運動相對活躍,編導在構思動作同時,相信亦有考慮鏡頭的「動作」。觀者能窺見身體以外,鏡頭如何擔當「舞者」的角色。舞者走過天橋、樓梯、街角、海灘以及攝影棚,作品也採用了大量特殊效果,如分割畫面、色彩轉換等等,視覺訊息強烈,然而過於泛濫的資訊未必能呈現編導構思。中段出現的口風琴手,由只聞其聲到終見其人,帶來視覺上的新鮮感,但角色定位模糊。當展演空間由城入海,景觀徹底改變但缺乏鏡頭語言承接,顯得突兀。雖能約略推敲舞作結構,也見「勺子」串連各個段落,但身體語彙始終未能清晰表達,與「勺子」的關係曖昧不清,難以閱讀其象徵意義。創作元素繁多猶如視覺滿座,光影紛亂,失去焦點,未有讓出空間予主體發展。若能再多鑽研「勺子」與身體及環境的互動,稍加雕琢「勺子」與畫面調度的配合,應能更清晰傳達創作者所思所感。
《喺度?》;導演/編劇/編舞:譚之卓/照片擷自《喺度?》
《邊界・視野》是四作中,唯一一支由劇場演出改編而成的錄像作品(改編自2012年首演之《Maze 界限・街道圖》)。舞作結構嚴謹清晰,導演巧妙利用鏡頭角度及剪接,將南豐紗廠幻化成「迷宮」。梯間獨舞揭起序幕,鏡頭從欄杆間穿過,獨舞者彷彿被困欄與欄之間。鏡頭隨舞者表情改變,過渡至停車場群舞,舞作情緒也隨之轉變。作為全作首次登場的群舞及關鍵舞蹈語彙呈現,動作一致性雖見瑕疵,但為作品後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由此瞥見編舞心思之細密。猶如在跑步機上的第三幕,是全片印象最深的段落。窄長走廊上一名舞者慢動作跑步,其他舞者從左右出入口以正常速度跑出跑入,編舞與導演同時利用舞者身體節奏的時間差,以及前中後景的景深距離,營造強烈的立體視覺效果之餘,亦緊扣主題元素——「迷宮」。另外第六幕在概念上亦見巧思,導演利用鏡頭語言,將觀眾由現實建築空間,帶進虛擬的監控鏡頭世界。此段雙人及三人舞動作設計與「邊界」互相呼應,每當舞者肢體往外延伸或前行,就被另一舞者阻礙,「邊界」就在動作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編舞與導演均以明確的視覺元素貫穿全作,舞蹈語彙清晰且能扣連空間特色。編舞並非單單將舞台版本移師鏡頭內,身體與空間配合得宜;導演則以「邊界」作為主要敘事語言,善用南豐紗廠內的結構線條及燈光設計,反覆呈現「45度角空間」,以之扣連不同形態的「邊界」,建構嚴謹的敘事空間。末段高空鏡頭突顯圓心中獨舞者茫然若失的情緒,同時加強外圓群舞的張力,由物理層面的「迷宮」轉入心理層面。2012年首演至今,作品不斷提升及深化,來到錄像版本更融入了南豐紗廠的空間特色,舞蹈編排與電影語言互相調和,成功將劇場作品轉化成具有特色的舞蹈錄像。若要挑剔的話,動作特寫很多時候都切去身體部位,削弱了舞蹈張力,以側拍取代或會更好。
《邊界・視野》;導演:黎宇文;聯合編舞:周佩韻、 廖朗莎/照片擷自《邊界・視野》
四支作品,四種(或以上)對舞蹈錄像的思考,或以身體主導,或以鏡頭舞動,沒有劃一「標準」。或如前所述,凡有舞蹈意涵的錄像就可以是舞蹈錄像,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舞者」,關鍵條件大概在於你有否帶著「舞蹈的意涵」起步創作。無論身體缺席抑或視覺滿座,只要捉緊創作的心跳,都可以是出色的舞蹈錄像。
[1]「看起來不一定像舞蹈,但有舞蹈的意涵」原文為「 A screendance work “may not ‘look like’ a dance,” but has the “meanings of dance.” 」 (Amy Greenfield in Claudia Kappenberg, “Does Screendance need to look like dance?” (2009), accessed April 20, 2011)
==
文:Maze Chan
自由身創作人。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主修舞蹈編創及理論研究。關注城市發展及身份認同議題。
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 2020《本地一手播》
《山海流》
導演:黃漢樑
編舞:藍嘉穎
《那一天我變成了一粒石頭》
導演:李偉盛
《喺度?》
導演/編劇/編舞:譚之卓
《邊界・視野》
導演:黎宇文
聯合編舞:周佩韻、 廖朗莎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