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Romeo & Juliet:要精益求精就要變


舞蹈員:劉昱瑶 攝影: Maggie Mok

繼開季新劇《木偶奇遇記》後,港芭在11月上演了盧狄‧凡登士編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印象中港芭近幾年上演此劇,都是凡登士的版本,其特色之一是劇中有相當多的小組舞和群舞,而且十分著重情節鋪排和故事發展。舞劇不計中休,也至少有2個半小時,看來略長,相對上半場的豐富情節和舞蹈,下半場少了精緻的舞節,加上調子較慢,並非一般觀眾可完全接受。

要理解或欣賞這個作品先要清楚兩個重點:音樂與編劇特色。相信不少人對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都耳熟能詳,根據其故事,它的調子一般會走激情、激烈路線,但作曲家浦羅哥菲夫卻取抒情曲調來描寫主角純真的愛,劇中最激烈的部分莫過於「泰伯特之死」樂章,但亦不算澎湃而激情。音樂本身甚為輕盈,快速節奏不多,中緩速度佔大部分。要以舞蹈叙述故事有一定難度,同為作家的編舞凡登士本身亦精於戲劇,把輕柔的音樂套在連串情節上,凸顯了故事的細節和發展,全套《羅密歐與茱麗葉》就似一本故事書,只是台上的是舞者,而非演員。

舞蹈員:劉昱瑶及李嘉博 攝影: Conrad Dy-Liacco

《羅密歐與茱麗葉》幕一、二有很豐富的內容,一對主角由不認識到互相鍾情、私定終身至雙方家族種下恩仇,在編劇的安排下有清晰鋪排,加上一浪接一浪的小組舞如市集舞、仕女舞、劍擊舞等源源不斷,還有男女主角的「陽台雙人舞」,都對劇情有很強的推動力。加上佈景服裝亮麗,港芭的製作與一眾舞者塑造出富麗可人的意大利場景,是這舞碼吸引之處。但中場後的幕三相對較拖拉,主要是劇情冗長,如茱麗葉的父母逼婚、夜訪神父求救、途中遇上馬克提歐及泰伯特的鬼魂、回家飲下藥水、其雙親以為她殉情自殺而為她舉葬;羅密歐偷來祭她,以為他真的死了,傷心自刎;待茱麗葉醒來發現愛人自殺,亦隨他而去。這幕情節豐富但平鋪直敘,看起來輕描淡寫,當中殉情一幕亦略過雙人舞而結束,缺少精采的舞片,帶不出高潮。

誠言,這舞劇的音樂極為抒情,不易成舞,而豐富的情節在上半場已有很多的展現,下半場不妨多經營主角的複雜心情,以雙人舞或獨舞去表達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心境,不用交待太多事件。個人認為墓園一幕是重頭戲,可增加長度與內容。下半場開始較多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纏綿情節,跟上半場羅密歐殺死泰伯特的情緒並不涵接,如可先來一段痛苦掙扎的雙人舞,才呈現二人的難捨難離,感覺會較舒服自然。

以往港芭也會在一些經典舞碼中加插附加舞或改編局部務求精益求精。這種做法近年較少,看《羅密歐與茱麗葉》每每開始很興奮,下半部分便慢慢消減,對於結局的編排更有點失望。傳統觀眾或許仍可理解,但一般觀眾則不然。即使筆者理解音樂的特色,又佩服編舞的戲劇能力,也不能接受下半場的鋪排。舞團要站穩腳、吸引更多觀眾,始終要在舞碼和創作上多花心思。

演出方面,首場演茱麗葉的劉苖苖能表現角色的羞怯、純真,教人讚賞。在初見求親的巴里斯伯爵時,她的膊頭、頸項微微一縮,輕輕搖頭便嬌羞的走開,神緒處理得很好。在舞會一幕亦有出色表現,一舉手一投足便把情竇初開的少女演繹得富有神采。飾演羅密歐的魏巍整體技巧保持水準,但與劉苖苖的雙人舞則仍有進步空間,如抱對手的動作和落點可更精準,而這方面很看默契和合作多寡,即便首席舞員也非十拿九穩!另外,二人在舞會中眾裡尋她/他的驚訝也未夠強烈;陽台之舞中,二人動作純熟、優美,但要注意呈現陽台上下的距離和空間感。

小組舞、羣舞在這劇有很多表現機會,全劇畫面豐富;音樂抒情、情節細致,製作華麗。殉情一幕並不濃烈,幕三就顯得有些拖長。但作為現場伴奏,香港小交響樂團在指揮格里‧科尼利厄斯的帶領下有很好表現。

= = = ==

鄧蘭

專業藝評人、編劇; 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和香港影評人協會會員。傳理系畢業,初期曾從事文化、電影及電視工作,後轉投廣告界,曾當市場客戶總監,近年活躍於文化舞台的評論工作,評賞範疇涵蓋舞蹈、音樂、戲曲及舞台演出。文章曾刊於各大報章、文化雜誌和演藝網站。

評論場次:2015年11月20日,晚上7時半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