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馬才和(Victor Ma)訪問泰國箜舞大師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


Pichet(左)與Victor(右)於橫濱「國際舞台藝術會議」(TPAM)。 相片由多空間提供

早上十時,我們透過視像通話框看見遠在泰國的Pichet。訊號一接通,Victor就說:「看,你留了鬍鬚!」Pichet以笑回應,說很多女性都讚他的鬍鬚好看。的確,相比網絡上沒有鬍鬚的照片,多了一份親切感。Pichet是泰國當代舞蹈家,特別鑽研泰國傳統箜舞(Khon),並將傳統舞蹈注入現代舞中。這次訪問他談到自己遇上箜舞的過程,分享了他對傳統舞和現代舞之關係的看法。



與箜舞結緣 Victor問:「Pichet,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跳舞?」Pichet十二歲時獨自從鄉郊搬到曼谷,對城市的陌生和孤獨感令他變得反叛,經常在學校打架。十六歲那年,他在學校的民族舞活動中認識了師父柴佑.庫馬尼(Chaiyot Khummanee)。Pichet說當時他並不認識箜舞,可能是孤獨感驅使他主動拜師。師父起初不願收他為徒,教的只有一個「踏步」的動作,三個月重覆練習令他全身瘀傷。終於他受不了就一言不發就離開了。一個月後卻又回去了,到現在他也說不清楚原因。這次回去,師父領他去拜訪師公,師公簡單修正了Pichet的動作, 預言他將為傑出的舞者。Pichet解釋:「這是泰國的傳統,舞者必須得到師父的同意才可授徒。」


攝影: Nattapol Meechart


由箜舞至現代舞

箜舞舞者在泰國出路不多,大部分都在大學教課。任教五年,眼看學生們對傳統舞蹈不在乎,Pichet更認定藝術的路。2001年他憑著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獎學金赴紐約學習,接觸了現代舞、踢躂舞、非洲舞。期間還聽過科茜(William Forsythe)的講座,受他突破芭蕾舞傳統的理念啟發。最影響他的編舞家,還有創立雲門的林懷民—將太極融入舞蹈、圓和能量轉運的哲學都非常吸引他。Victor補充說:「他們的作品都有很強的傳統文化基礎。」


Pichet回國後的第一個現代舞演出惹來了很多人的批評:「他們幾乎要把我殺掉!泰國人最討厭人破壞傳統。」師父看過他的演出後問:「這是甚麼?」Pichet解釋說這是現代舞並長談整夜。師父指泰國的傳統舞蹈其實也曾受西方影響,不介意Pichet繼續現代舞的創作,但要求他演出箜舞時必須僅遵傳統,Pichet也答應了。


​現代舞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

過去十年,Pichet專心拆解泰國箜舞裏的動作、角色、情感,研究箜舞中的哲學和藝術,然後轉化為現代的舞蹈技巧。2009年,Victor邀請Pichet到港演出。當時他飾演的魔鬼充滿着泰國傳統的風格,唯一是他沒有用箜舞傳統服裝和面具:「肢體是世界通用語言,但箜舞的服裝把舞者的身體遮蓋了。我希望將身體呈現在觀眾面前,以身體直接與觀眾溝通,而非透過面具和服裝。」Victor回應:「觀眾看到的是與文化結合了的舞者,而非面具。那是非常動人、細緻而強大的作品。」


談到現代舞創作和保存傳統文化之間的拉鋸,Pichet沒有把它看待為二元的命題:「我為自己訂下時間表,我們現在專注於訓練舞者。三年前,我們注重新創作,再早七年前我比較注重傳統。」談及傳統的訓練到底是制肘,還是新創作的啟發,Pichet答:「傳統的訓練將舞者深入地了解舞蹈;而現代舞的訓練讓舞者橫向發展廣泛地探索。」Victor追問太深入的訓練會否規限舞者,Pichet斬釘截鐵地回應:「如果訓練規限了舞者,一定是訓練方法出了問題!」


後記

Pichet將於十一月與幾位香港的舞者一同完成一個結構即興作品《咪走雞》(泰語:Tam Kai,即鬥雞的意思)。他認為雖然現代舞讓舞者探索新舞步,但肢體記憶始終會成為「新的傳統」。所以他希望透過《咪走雞》融合傳統的精髓,解放舞者們的肢體歷史。同場他亦會表演一段獨舞《》。


Pichet(右二)於《Tam Kai》。 相片由Pichet Klunchun Dance Company提供


Pichet(右)於曼谷演出的《Tam Kai》。 相片由Pichet KlunchunDance Company提供

=========

演出資料: 《i-舞蹈節(香港)2016 :當代泰式宮庭夜》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2016/11/22 (8pm)

「新體舞蹈工作坊」(舞蹈、形體、劇場及即興工作坊) 《W1 四處都是出口的圓圈》 「多空間」Y-Space (葵涌葵豐街 41-45安福工業大廈 8樓 D室) 2016/11/15 (7pm-10pm) 研習工作坊導師:Pichet Klunchun

更多《i-舞蹈節(香港)2016》的節目請瀏覽: 官方網站:http://www.i-dancehk.com/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Dance.hongkong

編輯註:《舞蹈手札》為《i-舞蹈節(香港)2016》之媒體伙伴。




Related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