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失衡都市 — 淺評i-舞蹈節(香港)2016「四圍跳」之《尋找消失的海岸綫 — 原來港島西》

以社區舞蹈作為頭炮,《i-舞蹈節(香港)2016》將港島西區海岸線歷史地貌為創作原點的環境舞蹈匯演確有先聲奪人之效。當然,能否成功帶觀眾走入劇院,這是後話。不過兩天共17場演出,每部作品都展現年輕編舞的心思,反映出他們對社會「一面倒發展」的體會。

環境舞蹈的環境可分為「地理環境」與「時間環境」,前者是編舞善用地理環境特色創作,例如馬師雅(編舞及演出)在常豐里長梯的《樓上樓下》#最令人印象難忘,視覺效果尤其震撼。舞者在狹窄的樓梯由下而上,一路進進退退,目標似是眼前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宅。持續播出的廣播聲效說出政府的樓市「辣招」未能幫助市民置業。最後七彩膠波從樓梯頂傾盤而下,意象無限!是意味樓價大跌,小市民力挽狂瀾而不得,還是隱喻一切都是七彩繽紛的幻夢,留也留不住?觀眾從下向上觀看舞者拾級而上為最有效果的觀賞角度,可惜演出範圍狹隘,要觀眾分散兩旁站立,觀感或有影響,隨機而來的街坊就更難找到欣賞的最佳位置。西區樓梯多,街道較為狹隘,但若在空曠地方演出就失去現場的壓逼感了。

1. 常豐里長梯的《樓上樓下》,編舞及演出:馬師雅。 攝影:鄧鉅榮@Agogofilm

同是從下向上觀看的作品還有胡詠恩編舞的《平衡與失衡之間》*,在山市街扶手電梯旁一帶的斜坡及樓梯演出,演出時間及範圍都能吸納較多的觀眾,圍觀的途人也是演出的關鍵。兩位舞者用身體不同部位頂著竹杆前行,有時靠在肩上,有時頂在頭上,舞者賣的是平衡力,一邊行一邊擺出不同動作,又要不讓竹杆掉下,有時就要靠其他物件如欄杆甚至觀眾幫忙。追隨觀看的坊眾就隨時被邀入局,為「平衡」出一分力。也可以在觀舞之餘極目遠眺,盡覽西環景色,一睹西區新舊建設的蛻變。藉著藝術介入, 讓觀眾從另一角度了解社區,也是策劃人的心意吧? 相比常豐里的演出,這個小品簡約有趣,惠及的觀眾也不少,什麼時候什麼角度看都不影響觀感,確見創作人的巧思。

2. 山市街扶手電梯旁的《平衡與失衡之間》。編舞:胡詠恩,舞者:呂沅蔚和胡詠恩。

在山道行車天橋底的《一百年前的他與她》*#由廖向民編舞,就結合了地理特色與歷史背景而成的舞蹈故事。此地一百年前是塘西煙花之地,女舞者身穿旗袍,男舞者一身苦力打扮,加上南音背景音樂,一望而知是說一段百年前的階級苦戀。山道天橋把馬路一分為二,就是一道分隔男女主角的天然鴻溝。同樣是從下而上觀賞,除了可加強男主角當苦力的效果,也有力爭上游的意味;而橋墩也成為舞者「換裝」的屏障。最後,舞者以一百年後現代人打扮的男女擦身而過,卻有緣份錯失的無奈感覺。

兩天的演出都是以一次電車之旅作為尾聲,此安排頗貼心,走累了的觀眾可以坐一坐,稍事休息。不看風景的人也不愁苦悶,因為導賞員會在電車上細說西區典故。第一天的路線較為分散,電車的路線是把當日的活動路線來一次「倒帶」,竟有時光之旅的感覺。第二次原本安排了一個在電車上的錄像播放,只可惜中途夭折了。其實,電車就是百多年來西區歷史發展的見證,電影《胭脂扣》就是以電車貫穿相差50年的兩代角色。這次陰差陽錯觀賞的舞蹈錄像(*註1) (由排練片段剪接),也許日後可成為一獨立完整的作品。

最後不得不讚賞的是在西環碼頭進行的單向線性發展環境舞蹈。遊畢電車河,主辦單位沒有安排參與演後談的觀眾到預設地點,而是讓舞者們在碼頭內沿路守侯,觀眾抵達就以即興舞蹈引領前行。沿路納涼看日落的街坊、飛奔而過的小狗、踏單車的小孩、取景拍照的新人或畢業生,前後交錯,有意無意之間跟舞者成就一幅有趣的流動風景,有種「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的意境(*註2)。可惜的是首日天色已全黑,另一場的天色也陰暗,少了日照變化的景觀。

今次四圍跳的演出範圍東接正街,西接堅尼地城遊樂場,比起前年的中西區及灣仔區,演出地點較為分散。部分節目需觀眾自費乘電車往另一地點,以縮減路程所需時間。其實如斯大陣容的演出只演一場實屬可惜,太多人是想看而沒時間看,這還沒把因場地淺窄、專誠而來卻擠不進去向隅的觀眾算在內。

*10月23日的演出 #10月30日的演出 *註1:《大小城‧大小事》由邱加希編舞,據說因技術及安全問題電車公司未能配合,取消電車現場演出。 *註2: 取自《斷章》,作者:卞之琳。

攝影:鄧鉅榮@Agogofilm

= = = = = = = = = =

程天朗 跨界別寫作人,中學時代起於本地多份報章刊物發表小說、新詩、散文及藝評。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評論場次:2016年10月23及30日,下午2時

地點:港島西區,西營盤至堅尼地城一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