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的覺察與同行 —訪問編導楊雲濤和曾文通
訪問楊雲濤和曾文通是一段有趣的經驗。有別於一般關於身體和表演的對談,他們說的話都建基於怎樣覺醒,並且找回自己,然後善待自己。無論是舞者們、觀眾,甚或編舞自己,《觀自在》的製作都希望眾人有更多機會覺察自己的身體。演出期間的現場音樂、由無漸有的香味、空間冷暖的觸感、影像的視覺刺激,這一切都是提示點子,讓大家走進空白休息的狀態。觀眾隨時徘徊於「實在」的體驗和「虛無」的境界。
香港舞蹈團於9月初將帶來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節目串連三段演出,當中包括楊雲濤的《初心》、曾文通的《山海行深》和羅永暉的《無極山水》。演前設有三節演前工作坊,透過別具強烈生活感的非舞蹈體驗活動,如陶泥製作、頌缽音樂和品嚐咖啡,塑造平靜的環境和氛圍,讓觀眾在欣賞演出前可以預早認識及投入「安靜」的狀態。是次訪問找來兩位《觀自在》的編導楊雲濤和曾文通,談談他們創作的歷程和想法。
楊雲濤問: 「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昔日如何開始跳舞?」
《初心》排練情況;圖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初心》的編舞是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他本身個性就給人一種率性隨意的感覺。對於「禪」的意思,他一直以來深感興趣,又提及「禪」在現今社會彷彿已經成為不少都市人生活的追求,無他,在大城市每個人都渴求學懂如何慢活,如何找回自己。具體要怎樣做到,其實有很大的探討空間。雲濤說,身體就是舞蹈員的工具,因此跳舞的人更需要時刻回歸於內在的自己,透徹地想像和理解如何運用自己的肢體反映當下。在《初心》這個主題下,舞者會做日常之事,但又以他們平常不同的方式試着幹。
說起《初心》的中心思想,雲濤十分重視舞者們如何理解這個主題。在編舞的過程中,雲濤先與舞者們討論關於「跳舞初衷」的歷練、想法和疑問。雖然大家都已經跳舞多年,但現在我們還可以找回當初跳舞的原因嗎?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昔日如何開始跳舞?特別是當舞蹈成為工作一部分的時候,究竟什麼讓你去繼續跳舞?《初心》是一個單純的想法,回歸開始,問問自己走得太遠時,仍否記起自己跳舞的起點。那是關於昔日對跳舞衝動的默念。
那麼雲濤當初為何喜歡跳舞呢?他想了一陣子,後來又說,跳舞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一個真實的自己。因為跳舞,所以自己好像得以完整,不用成為某君冀望下的某類型人士,跳舞可以成為自己。雲濤回想自己第一次跳舞的感覺,他說自己當初其實沒有想得很多,亦不懂想得很遠,不會像現在對於舞蹈多了意義的拆解和總結,那時候喜歡就跳。因此《初心》不單只是表演,對於雲濤,這還是分享真實自己的願望。更進一步,他要和舞者們、觀眾們共同尋找一個答案:大家喜歡跳舞是為了什麼,開心是為了什麼。
曾文通說: 「如果觀眾有一秒鐘是空白的,這已經足夠了。」
如果說《初心》是昔日的覺察,《山海行深》就是當下的同行。曾文通繼今年一月的創作《心寂無聲》,他於《觀自在》帶來另一作品《山海行深》。猶如《初心》,文通的創作同樣擁有強大的有機性。
關於創作重心,文通留下這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說話:「如果觀眾有一秒鐘是空白的,這已經足夠了。」他說這才是我們真正「休息」的狀態。我們很多時候在夜上睡覺,精神上其實都沒有好好地休息,於是他期望今次製作可以跟所有人分享「平靜」的精神狀態。儘管當下有很多事正在發生,但此刻沒有東西可以令人瞭亂。
訪問前夕,小記去看舞者們排練,舞者們在練習行路。簡單的「行」,其實都有很多方式。我可以看到舞者們腳尖仔細又溫柔地觸碰地面,看到雙手和身軀即興自然地擺動。一個人引領,然後另一個人交替,像是同步的漣漪。沒有刻意在做什麼,分不出動作是由自身內在的驅動,抑或是受外在之物影響而衍生。此刻存有時間的觀念,卻拋卻時間的限制,文通認為這個狀態最自在。
編導曾文通於《山海行深》排練時用缽,幫助舞者們進入忘我狀態。圖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曾文通帶了一眾舞者行山,讓舞者們自我覺察並產生原始的身體律動;圖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要引發身體呈現的「原始狀態」並進入「忘我」之境,曾文通採用特別的排練體驗方法。在訪問的前一天,曾文通就帶了一眾舞者行山,感受土地和泥土的質感,體驗四周環境變幻的節奏,同時讓舞者們自我覺察並產生原始的身體律動。這種律動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可能是自然不過之事,就好像一眾農夫耙地一樣,與土地的互動中帶動身體各種型態的移動。這種簡單樸實、由環境告訴自己身體如何移動的本能動作,我們好像經已忘記了。歸根究底,是因為我們現正處於一個現代化或電子化的社會,養來了我們急促的生活習慣。
眾人走到瀑布,摸着石頭和水,練習觀察,正是《觀自在》中「觀」字的內涵底藴。曾文通指這種觀察不是我們一般在城市的「被灌輸」式看事物。原因是你大部分所看的東西,包括手機內或在街上接觸的各樣資訊,其實是其他人刻意想要你看的,或許你從來都沒有真正自主看過一件事物。於是我們需要認真地「觀」,然後安心地「自在」。在大自然中放鬆自己,讓「鬆」這個動作成為一種舞蹈的肢體表達。曾文通指,周而復始地由一個動作無意識地帶動另一個動作時,慢慢就能形成或出現某個片刻中實在的片段,在舞台上就變成「自在」的呈現。
《觀自在》定義為音樂形體劇場,雲濤希望《初心》不限於舞蹈形體,還連結音樂、劇場空間。三者平衡地互相配合,構成一個整體的美學體驗。《山海行深》的製作亦強調五感的昇華,在精神層面得到平靜。曾文通明言觀眾是需要引領的,在有形之物點出無形的狀態。也許舞台上有很多衝激,在電光火石間忽然「啪」的一聲,收起所有紊亂,又似是呼出所有,突如其來的靜止更能令觀眾感受震撼。
除了《初心》和《山海行深》,羅永暉的《無極山水》同樣指向《觀自在》的禪意主題,湊合不同的中式樂器,配合短詩創作,創作牽動聽者心神的樂曲,迴盪於似有似無的空間內。觀眾進入劇場就已經可以感受到三位創作人的心思。倘若讀者們想試試享受另類的五感與休息體驗,大家何不親身融入於《觀自在》的演出中,嘗試超脫「有」和「無」的概念?
=== 演出資料
《觀自在》 編導:楊雲濤《初心》、曾文通《山海行深》、羅永暉 《無極山水》 8-10/9 (7:45pm) ; 9-10/9 (3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門票即日起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節目長約一小時三十分鐘,不設中場休息,適合6歲或以上人士欣賞。
查詢及詳情:www.hkdance.com
===
尼克遜
香港藝術教育界小嘍囉,學習鑽研各種拓展觀眾群和欣賞藝術的方法。平日當一個掛P牌的文字創作人,過往四出「代客寫詩」,與客胡亂交換生活小故事,探討浮游經驗。活動曾獲不同報章雜誌、電台、網絡媒體訪問及文章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