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Battle-Or-Not (Vol. 2) 》:尋回舞蹈的意義

「我希望找到一些『non-genre』(非類型)的身體。」在《Battle-Or-Not (Vol. 2)》比賽/演出前我和Kenny(梁儉豐)傾談時,這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

《Battle-Or-Not (Vol. 2)》16強;評判王榮祿、楊乃璇、陳紹傑及選手何駿賢(由左);攝:李家祺

緣起

《Battle-Or-Not》的概念於2017年在澳洲的阿德萊德(Adelaide)產生。其時,兩個主腦Kenny 及阿業(陳頴業)同為一個演出作舞者,在三星期的相處傾談間產生了「Battle-Or-Not」 計劃的概念。Kenny從中國舞跳至現代舞,阿業即從專注嘻哈(Hip Hop)跳至現代舞。兩位都希望開展一場舞蹈實驗,去改變現時的舞蹈種類定型及「Hip Hop Battle」(嘻哈對決)文化的固有模式,嘗試開放「Battle」的平台給予所有人參與,把舞蹈的定型模糊化。於是便產生了當年第一個實驗,今年第二擊他們想把實驗再推進多一點。

如何進行?在現行流行的「Hip Hop Battle」通常以一對一或二對二的形式進行,每組比賽都會播放不同的音樂類型,例如「Hip Hop」或「House」(浩室)音樂,參賽者亦會就音樂的類型以相應的舞蹈形式回應。 今次,他們大大地拉闊了比賽的音樂類型,除常用的「Hip Hop」及流行曲外,也用了很多另類音樂,包括當代音樂,廣東時代曲,環境聲音及古典音樂。甚至在「打和」(Tie Break)時,要求參賽者在没有音樂的情況下對決。

《Battle》開放平台,鼓勵所有類型的舞者參與,更邀請了八位嘉賓出席,共同比「舞」,他們有「Hip Hop」,「Krump」(狂派舞)、「Waacking」(甩舞)、現代舞、接觸即興的高手、更有台灣雲門舞集的前舞者。

《Battle》 也打破了「Battle」的固定模式,把它引進劇場裡進行,並加入了大量的劇場元素,除音樂外,還有即興的燈光、演員/司儀現場說詞、道具及布景。要求舞者的身體保持敏銳,回應現場的所有變化。

這個安排所創造的劇場效果在四強及總決賽中最為凸顯。

《Battle-Or-Not (Vol. 2)》演出雙人舞《如果沒有你的出現,這裡沒有任何事會發生》;聯合創作及編舞梁儉豐及創作舞者林少傑(由右);

攝:Macflowtsang

Battle or Not?

從四強開始,簡單的比「舞」場域被轉化為一個以木卡板組合而成的多層次布局,上面放置不同的道具,有衣架及衣物、放在「桌」上的電筒、手槍、餐具及在旁的書本。每位選手在一分半鐘內,不但要以他的舞技取勝,更要看他怎樣回應劇場內的當下。

其中一位選手舞至衣架時,隨手便把大褸披上,隨著舞步更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槍,頓時化身為一個偵測案發現場的大探長。那邊廂,另一位上場的選手即拿起電筒把玩,把光照向不同的角落,好像要找尋在密室中的寶藏。

情節再配上神秘的音樂、即興的燈光設計、以及演員Anson即時讀出關於「打破自我」的文本:「你可唔可以試下,試下做一啲你平時唔會做嘅嘢...... 跳一種你唔識跳嘅舞……打破自己嘅界限」。一切巧妙的配合都留給觀眾很多想像及玩味的空間。

在總決賽中,Kenny與阿業再一次打破「Battle」的常規。,他們設計最後兩強需在場上共舞,在十分鐘內擊敗對方,此刻對手亦成為舞伴。比賽如何了結?物理的時間變得不再重要,兩位選手需以互相感應對方的心理時間決定比賽的終結 – 當兩人互相對望、伸手及握著的一刻 – 比賽結束。

而最精彩的部份就在這一刻發生,接近尾聲,兩位選手Tracy及Him J在台中央面向對方,伸出手,在剛要觸碰的一刻,女舞者把手遊走於男舞者的手背,把頭倚靠於他的肩膀,頓時將一個剛要結束的比賽化成一隻溫婉的雙人舞。觀眾都同時發出驚訝的聲音。大家看到一個沒有預先彩排,卻完全沉醉於當下所產生的奇妙效果,更進一步讓觀眾思考在看的是一場「Battle」與否?

為了進一步打破「Battle」 的模式,去探索「Battle」 與劇場的異同,Kenny在一開始及每項比賽中間設計了三段舞蹈,並嘗試在當中詰問舞蹈的本質 – 舞蹈最初的型態、不同的舞蹈種類能否進化至非類型(non-genre)的舞蹈、舞蹈比賽的本質、「Battle」中對手的角色關係。其中第二段在探討「Battle」中兩個選手的依存、互相激勵的關係,配以「沒有你哪有我」的文本,最能連結比賽的內容。

《Battle-Or-Not (Vol. 2)》決賽;冠軍選手黃翠詩及亞軍選手黃宗謙(由左);攝:Macflowtsang

展露最真實的自我

「Battle」什麼最吸引觀眾?「因為有競技元素,你能夠看到每位舞者都全神貫注,每一刻都舞在當下,每個神情、每個動作都十分真實。」Kenny說。

在這場實驗當中,每位觀眾可能對「Battle or Not ?」這個提問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在提醒我們回到舞蹈或只是「郁動」身體的原初,没有分門別派,只是純粹的隨心所動,以個別獨特的身體去表達當刻思想感情的存在感。

==

丘思詠

自由身舞蹈工作者,專注於舞蹈教育、研究及寫作。她先後於紐約大學舞蹈系及香港大學文學系完成她的藝術碩士及文碩士。她現為香港教育大學舞蹈學科的客席講師。

《Battle-Or-Not (Vol. 2)》

評論場次:2019年6月8日 19:30 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