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邊界凝望 ── 評《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


攝:張偉樂

由新約舞流製作,周佩韻及廖朗莎(Rosalind Newman)聯合編舞的《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相信是本年度最引人入勝的本地舞蹈作品之一。《界限》試圖探討觀看的界限,它讓觀眾與舞者一起親身「經歷」演出的過程,獨特的表現方式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界限》亦見證新約舞流,多年來孜孜不倦、深耕細作的努力成果,是次重演作品,經過幾年的沉澱與思考,令其愈發見深度。


《界限.街道圖》首演於2012年,演出大獲好評,更獲得該年度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獨立舞蹈製作」及「最值得表揚燈光及佈景設計」。重新處理一個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既要承接之前累積下來的框架,又要有當下的詮釋,怎樣去拿揑,確實不容易。與首演事隔六年,兩位編舞在《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邁開更大膽的一步,把視野推得更開。《界限》於文化中心劇場上演,因地制宜,利用劇場的環境,把觀眾席分為上下兩層。在舞台上的觀眾「混入」了演出當中,在舞台空間裡跟隨著舞者和大型移動裝置,穿梭於舞台/演出之間,而另一邊廂,樓上的觀眾站在高處俯瞰全景,把演出的過程盡覽。兩個視角帶來兩種觀賞經驗,難怪散場後,聽到最多的觀眾意見是,要多買一場門票,從另一角度觀賞,完整地收穫兩種經驗。


觀眾時而行走在過道之間,時而又被巨型裝置團團圍著,而舞者由始至終都在迷宮中的空間裡舞動,有時閃過,有時在觀眾面前,彷彿是若即若離的,但在舞台上的觀眾,始終沒法窺見演出的全貌,只能看到局部。即使是樓上的觀眾,雖然他們從高處俯瞰,看到的是全景,但也卻不是全部,因為樓上的人沒法感受到舞台上觀賞的體驗。但我們又不能同時有兩種視角,於是,窺見的部份就是你所看到的全部,這也許就是《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探討的主題,人永遠沒法看到事物的全部,我們總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詮釋眼前的事物。這種關於「觀看的界限」的探討,值得深思,令人聯想到在「後真相年代」,我們沒法把握真相的那種無力感。

攝:嘉霖


裝置的移動與觀眾的路線之間,配合得相當精巧,從地上複雜的標記看得出來,演出的設計非常複雜而精密,二十件移動裝置,拼合成七個場景,舞者在「迷宮」裡穿梭,交替舞動;而觀眾亦隨著帶領員的指示,在迷宮中移動,以不同的角度「看」,同時亦「參與」了演出的進行。移動的「圍牆」(舞台裝置)與觀眾之間,又形成了另一個有趣的意象:觀眾團在帶領下跟著「圍牆」的移動而行進,這種情境彷彿呼應了我城過去十年的處境,城裡的人在圍牆之內不,斷「被圍」、「推迫」、「驅趕」,而這也許就是作品的另一個指涉,「街道圖」所探討的城市空間的議題。


看罷《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筆者亦不禁思索著一個問題,就是「本地舞團在空間資源上的匱乏對創作帶來的影響」。如果我們一直受困於空間不足的問題,香港的舞蹈創作會否變得愈來愈單一化呢?就像《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不問而知其排練過程需要到的空間絕不能少,我們「香港地」還有能力接納這樣的創作嗎?新約舞流團隊的努力付出和勇氣,令人感到欣慰,香港還有很多舞蹈人在默默耕耘,但如何解決空間問題?如何有機而持續性地發展舞蹈?此值得政府相關部門及業界,認真地探究更全面的策略。



===

謝嘉豪

生於香港。畢業於聖若瑟大學哲學系。從事文字及編輯工作外,亦兼具多年表演經驗,現任舞踏藝團「以太劇場」團長。



《界限.街道圖:邊界視野》

聯合編舞:周佩韻、廖朗莎


評論場次:2018年6月16日 20:0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