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香港酷」跨界嘗鮮

《無字的信》;舞者:(後)奧利華、(前)陳稚瑶;創作者:江上悠、葉志聰、江景先;攝:Conrad Dy-Liacco

過去數年,香港芭蕾舞團(港芭)每年舉辦編舞新作匯演,為本地富潛質的青年編舞人提供展示自我並與他人交流探討的平台。今年,此系列演出更名為「香港酷」,宗旨不變,只是表現形式更為多元,不單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亦邀請視覺藝術家與音樂人加入。


筆者欣賞港芭多年以來的堅持,盡力為本地新一代編舞創造演出交流的機會。遍觀全場七齣舞作,都是用心打磨的作品,有的從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汲取靈感,有的以文學和古典音樂元素為依傍,篇幅雖不長,卻有始有終,氣息連貫,每齣舞作都承載編創者對於世情的細心觀察及思考,也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如今香港新生代編舞及舞者的創見。


尤其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胡頌威和江逸天的新作品《When You See》。數月前曾在香港文化中心排練廳觀看這作品的片段,當時已覺得立意不俗,今次觀看完整作品,不論在舞者肢體語言的表達抑或舞台氣氛的營造上,都有不少的提升。


《石碑》;舞者:沈杰、董瑞雪;創作者:尊尼芬.斯納、曾敏富;攝:Conrad Dy-Liacco


與其餘六部作品不同,壓軸出場的《When You See》是一齣獨舞作品。整個舞台上,只有一個人、一隻光球與一面鏡而已。舞者與光球共舞,在一片漆黑中藉由身體與光球的互動,表達落寞、悵然與期待種種情緒。年輕的作曲家江逸天不單為舞作寫下寂然縹緲的旋律,也參與現場演出,在高座觀眾席的一側演奏結他。樂音與舞影唱和,別有一番蕭索空寂之感。


《When You See》的標題與內容之間的張力值得細味。作品名是「看見」,而舞台上卻漆黑一片,是「看不見」。我們幾乎看不清舞者的表情與身體動作的微細變化,只見那一隻光球在他手上及身邊舞動,發出時而炫目、時而冷寂的光。「留白」是這作品最耐人尋味的地方,不填滿、不講明,其中的隱晦與曖昧卻格外令人心動。


與胡頌威和江逸天作品中的光球相若,江上悠、葉志聰、江景先《無字的信》、李嘉博、何超亞、崔展鴻和張煒詩的《悟了個空》,以及尊尼芬·斯納和曾敏富的《石碑》中均包含象徵意味明顯的意象:《無字的信》中是著名作家伍爾芙寫給丈夫的遺書,《悟了個空》是孫悟空的金箍棒,在《石碑》中則是橫放在男女舞者面前的一方石。這些意象均起到「點睛」的效用,有的象徵愛情,有的象徵個體面對混沌世事的堅守,還有的是人生路途的阻礙與困境。幾位編舞深知「借物抒情」的道理,他們將這些尋常事物與形而上的哲思建構關聯,因此,舞作不再只是個人式的表達或者對於舊經典的回望,而有了更闊大、更易引人共鳴的意涵。

《When You See》;舞者:林昌沅;創作者:胡頌威、江逸天;攝:Conrad Dy-Liacco


另外,梁晉朗和香建峰的《源》、奧利華和何鳳蓮的《美樂》以及李林和楊展的《錯.過》,與上面三部作品相比更為抽象,多以片段拼貼而成,與其說關心情節的流暢,不如說更注重情緒的渲染鋪排。《源》中富有節奏感的群舞,《美樂》中古典音樂與芭蕾雙人舞的唱和,以及《錯.過》中舞者剪裁別緻的衣衫,都是亮點。


見過這麼多新鮮嘗試後,筆者略感困惑的一點是「香港酷」系列作品看上去「很酷」,卻略顯不夠深度。編舞汲汲於尋找不同媒介的關聯,將科技、音樂、繪畫和雕塑等種種元素置於舞作中,觀感的確豐富,卻多少有些忽略在媒介彼此之間的關聯上多做思考,以至於有些段落看起來像是「為了互動而互動」,反而干擾了觀者欣賞舞作本身的注意力。未來的「香港酷」系列演出,編創者或可多思考「化繁就簡」以及「少即是多」的好處。畢竟在很多時候,單是做加法,難以呈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

李夢 大眾傳播及藝術史雙碩士,不可救藥的古典音樂及美食愛好者。藝評文章散見於香港、北京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香港酷》 創作者:江上悠、葉志聰、江景先;李嘉博、何超亞、崔展鴻、張煒詩;胡頌威、江逸天;梁晉朗、香建峰;李林、楊展;奧利華、何鳳蓮;尊尼芬.斯納、曾敏富 評論場次:2018年9月14日20:0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