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群舞拱照 壯族舞劇《劉三姐》


舞劇《劉三姐》彩排劇照;舞者:劉三姐(潘翎娟飾);攝:S2 production

看《劉三姐》要看甚麼?


除人物的傳奇、角色簇新的造型、漂亮和技巧精湛的舞者、純樸壯族的風情,如清泉的山歌和富現代氣息的山水影像等亮點外,看《劉三姐》不可不留意導演丁偉的編舞特色。有別一般舞劇多以獨舞和雙人舞凸顯主角的故事之外,導演在《劉三姐》中還編排了大量大型群舞來烘托出劉三姐這個人物。她既是獨立而存,也是明媚山光水色的一部分,宏觀看她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代表壯族文化的一顆明珠。劇中多場群舞正好展示出活在大自然環境中的群眾力量,那是超越純男女之間的一個愛情故事。


不計序和尾聲共五場的《劉三姐》導演為每場都設計至少一隻群舞,且多是有四、五十人的大型舞蹈,來烘托出男女主人翁的遭遇與族群之間的關係。面對富豪惡霸、豈是二人面對,而是整個族群去解決。群舞在舞劇中就起了跟環境與其社群互為結合的一種力量和觀照。以歌會友,或以歌締結情緣,甚至以鬥歌的輸贏來解決問題乃壯族之風,這也正是《劉三姐》的重要情節。在對唱這核心部分,導演先後用了兩場大型群舞來歌頌歡樂和擊敗惡霸的高潮。



場一〈立春〉的「對歌」用上二十七男、二十五女舞者先帶出壯族的男女以鬥歌為樂的特色、場二〈驚蟄〉的「歡樂舞」以二十五男、二十六女舞者展現眾人且勤且樂的生活、場三〈春分〉場景逆轉,十多位男舞者的「書海」表現出一班秀才惡補詞歌的型相,略帶諷刺。場四〈穀雨〉中一眾與惡霸鬥歌,導演再以大型男女群舞「色彩舞」來表現壯族之齊心合力把秀才擊退。承接場一的「對歌」,把核心情節在洋洋大觀的群舞中綻放而出。尾場〈立夏〉一雙主角以為可以回歸平靜的生活,阿牛卻中了箭,導演再以二十五男、十一女的「火把舞」來烘托出主角與族群和環境的關係,如此種種都以注入群體精神的群舞出發,帶出那不止只是一雙主角的故事,而是整個族群的事和整體的生命氣息。


除大型群舞,舞劇還有不少群舞如採茶舞、扁擔舞、捕魚舞、藤纏樹、和祈求風調雨順的螞拐舞穿插於整個舞劇。當中有輕柔、剛勁、活脫和纏綿的情調,把地道的民間生活呈現在各種富特色的民族舞蹈中,而編排上更集中國古典舞、芭蕾舞和現代舞等技巧,為《劉三姐》織出一幅山水縱橫、歌舞連綿的圖象,展現出山地民族的人民氣息。一雙主角的獨舞及雙人舞在羣舞拱照下更見生光,加上序和尾聲的對應,看《劉三姐》又豈是一個人物的故事。其多元的成份和充滿民族色彩的氣息,及多場喻戲於舞的大型群舞,是以中國歷史上民間生活為材的現代舞蹈製作發展進程的一個例子。


===

演出資料

香港舞蹈團《劉三姐》

編劇:馮雙白

編導:丁偉

30-2/11 (五-日) 19:45; 1-2/12 (六-日) 15:00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詳情:http://www.hkdance.com/performances/liusanjie?lang=tc 鄧蘭 專業舞評人及專欄作者。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