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30周年回顧:《舞蹈手札》軼事與舞盟角色

文:陳志芬


香港舞蹈聯盟(舞盟)三十年的發展間,《舞蹈手札》(《手札》)為焦點板塊。追溯《手札》的緣起和發展有助了解上世紀的舞蹈生態。這期專訪邀請了兩位前輩:前編輯施德安(Cecil)和前排版設計師黃翠玲(Scarlet),分享舞盟初期的項目和營運《手札》的軼事。


舞匯九七

1999年創刊的《手札》與國際舞蹈節「舞匯九七」原來有密切關係。


「舞匯九七」由世界舞蹈聯盟(WDA)倡議,藉此增進國際舞蹈發展及全球合作和交流,旨在結合各地舞蹈專家學者進行一周舞蹈工作坊、表演及學術研討。二人提起此項活動都相當雀躍,其時作為主要場地的香港演藝學院(HKAPA)由早到晚都相當熱鬧,本地、海外學生都有所得著。Cecil 補充這年度的盛事源於 HKAPA 在 1986 年創辦的「國際舞蹈學院舞蹈節」,但後來因為資源缺乏,1991 年起由不同國家輪流主辦,適逢香港回歸,於 1997 年盛夏再度重返香港。Scarlet 那時是 HKAPA 的學生,其中學科需要實習機會,諮詢白朗唐(Tom Brown)後參與籌辦「舞匯九七」,畢業後亦順勢加入舞盟負責行政工作。


Scarlet分享「舞匯九七」的工作不容易。在電子郵件還未盛行的時代,用傳真機聯絡海外單位起碼要等一整天才收到回覆;活動需要出版一本蒐集多篇論文的小冊子,郵寄的時間不穩定,團隊徹夜編輯、校對至凌晨兩、三點,亦需要透過舞盟創會成員/《手札》創刊人曹誠淵(Willy)的介紹,在價錢比較相宜的印刷廠印製小冊子。


香港舞蹈節2006(照片由香港舞蹈聯盟提供)


「舞匯九七」為舞盟首個主辦的大型國際性項目,為團隊裝備籌辦和營運活動經驗之餘,也鋪墊日後工作基礎,例如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各人分工合作達致質素保證。Cecil 提到同樣圓滿舉辦的「香港舞蹈節2006」正正是「舞匯九七」的2.0,分別在於有香港藝術發展局(ADC)資助,有能力招募固定人手,減輕翻譯工作的負擔。


善用有限資源 持續發展

繼「舞匯九七」的成功,舞盟董事會成員銳意籌辦一本舞蹈專屬的雜誌。另一創刊功臣 Tom Brown 當時為 HKAPA 舞蹈學院副院長,他的辦公室就是舞盟的辦公室,那張辦公枱就是《手札》的搖籃。Scarlet 描述初期由 Willy 寫前言,內容都是以收集報章已刊登的評論為主,獲授權轉載就會按字數給對方酬金;而香港舞蹈團亦不時贊助廣告。她則負責打字、排版和對稿,把稿子拿到香港芭蕾舞團跑馬地的辦公室影印,將 A3 大小的成品帶回 HKAPA 對摺,按郵寄清單貼上標籤再分發寄出,絕對是自家製手作的用心。


《舞蹈手札》1-1(照片由香港舞蹈聯盟提供)


舞盟同期發展的「香港舞蹈年獎」,是對舞蹈工作者努力付出的肯定。為了減省場地租用開支,Scarlet 憶述首兩屆都是「搭膊頭」,借來朋友於山頂(太平山)營運的餐廳舉行。雖然資源有限,各大舞團及 HKAPA 都有代表出席參與,氣氛相當融洽,像是一場舞蹈界的社交聚會。


Cecil 說那時也有不少人推出評論雜誌或藝術獎項,但通常站不住腳,一至兩年後未能持續下去,沒法建立任何基礎。因此當時的目標是善用最少資源,持續服務業界。


資源略增 漸確立角色

舞盟累積了幾年的營運成果,其後獲 ADC 支持,得到共12期《手札》的資助,可每個月出版。然而,Cecil 指出每月一期對團隊來說相當吃力,後轉為雙月刊;而設立主題上他笑說仍然是「佛系」,通常是他與 Tom Brown 查閱所有收集到的稿件後,審視有否被忽略的團體或作品,然後他們補上評論及塑造主題。那時候即使有持續投稿的作者,但人數並不多,所以仍然會轉載其他刊物的文章;有時 Tom Brown 亦會篩選一些值得翻譯成中文的學術文章以雙語刊登。問到編輯的工作範疇,他說有獨特看法的文章都會刊登,或許有時會略為調校評論語氣較嚴苛的文章,旨在提供鼓勵性的平台發展舞蹈評論。


Cecil 引述 Willy 的話,《手札》當時的角色,「主要是集中記錄藝術家和舞團的作品在一本刊物上,讓業界或有興趣讀者不用四處張羅,背後的目的是為了孕育更多關於舞蹈的討論和推廣」。Scarlet 補充《手札》也列出即將舉辦的舞蹈活動,令讀者更能掌握舞蹈界別的發展方向;同時贊助廣告商也漸漸增多,除了香港芭蕾舞團等推廣演出外,有地膠公司成為連續幾年的廣告贊助商。


Cecil 又提到當時缺乏作者寫小型、獨立的演出,而劉建華(Jasper)是一位勤力又熱心的作者,因此他「慫恿」Jasper為《手札》寫「舞壇手記」專欄,令各類型的演出都有被記錄。Cecil指當時盡所能給 Jasper 多一點稿費,但仍然未能津貼門票。為了給 Jasper 一個「名分」,《手札》給 Jasper 做了一個記者名片,讓他主動跟舞團聯繫,索取媒體特別票。「舞壇手記」記載的不單止是舞蹈演出,透過Jasper當其時綜合點評的文章,不多不少也反映舞蹈如何表達社會生態。


《舞蹈手札》5-1「舞壇手記」專欄(照片由香港舞蹈聯盟提供)


舞盟一直耕耘的成績有目共睹,漸漸建立起信譽,以致後來申請 ADC 資助通常也獲批。Cecil 分享當時觀察:由於 ADC 的資源都放在大團上,因此有意依托舞盟支持及提攜小型舞團及獨立藝術家。他提到 2004/2005 年 ADC 主導倡議大型培育新晉編舞的活動,舞盟的申請獲批;儘管該活動只舉辦了一至兩屆,卻讓舞盟團隊吸取經驗,其後再自行申請資助,籌辦類似平台。Cecil 說這些自發性項目因資源有限而規模不大,但團隊認為類近平台需得以延續。筆者有感這是「舞蹈新鮮人」的序幕,也奠下舞盟為小型及獨立舞團提供機會的重要角色,填補業界空白點。Cecil 也闡明舞盟後來申請 ADC 年度資助的考量:皆因舞盟角色為服務小型舞團,他在任期間擔心申請其資助變相與服務對象爭奪資源;後來發現 ADC 沒有向個別團體作出批核,舞盟才主動申請亦順利獲發資金。他再補充獲得「年度資助」令營運資金上較穩定,因為《手札》的確曾於2002年因未能及時遞交 ADC 項目資助報告而被列入黑名單,所以曾經停止出版一段短時間。


舞蹈平台 05(照片由香港舞蹈聯盟提供)


多元內容擴闊讀者群

《手札》起步時主力有 Tom Brown 的支持,再加上有不少 HKAPA 老師投稿,內容傾向學術。後來資源增加,加上香港有不少人習舞,討論舞蹈教育也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團隊亦設宏觀目標為推廣舞蹈到其他界別。除了加入更多演出照片外,內容上變得更多元化,例如邀請舞蹈學生以個人、感性的角度出發,撰寫學習舞蹈的經驗;另外,現任 HKAPA 舞蹈學院院長陳頌瑛教授也曾負責關於舞蹈教育的專欄。


Scarlet 指初期會把《手札》郵寄給各會員,或者擺放在藝術場所(如香港藝術中心)給公眾索取。Cecil 後來接手時略有資源,除出版商免費交付給三、四個派發點,他亦會付費增加派發點。雖然他承認做法仍較被動,但在更多表演場地派發亦會增加曝光率。再者,舞盟亦會安排把《手札》送到大專院校收藏,讓非舞蹈專業的人士也可閱讀。


與兩位一小時輕鬆的對談好像經歷了舞盟、《手札》過往重要的里程碑。嚴重缺乏資源、團隊一手包辦各工序,卻自學、自家製作有質素的成品;同時也學習如何分工合作、善用各方資源。二、三十載間,沒有預設任何策略但在資源略漸增加的情況下,確立在業界生態中培育小型舞團和獨立藝術家的角色。


==========

陳志芬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專業,陳氏後赴英國追求對舞蹈的熱愛,並以優異成績獲得了舞蹈研究碩士學位。

所撰寫的文章發表在眾多平台,包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舞蹈手札、香港文學評論學會、藝頻、舞訊、立場新聞及獨立媒體等。


陳氏學術研究深入舞踏領域,探索其哲學基礎及療癒潛力。2024年在東倫敦大學舉辦的學術會議分享相關研究,於 5 月在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舉行舞踏工作坊「體現無形」。


曾於香港舞蹈總會擔任項目經理,管理教育、培訓和外展項目。2019年於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盧偉力博士策展的講座系列「舞蹈三十年」負責研究和項目統籌之工作,擔當了關鍵角色。2021年擔任《窿人。異》監製;2023年主持《舞踏與身體的在地性 – 香港舞踏初探》演前講座。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