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水歡呼拍手的氣象」 ——參加「非遺之舞——專家研討會暨舞蹈工作坊」有感
文:陳抒
香港舞蹈總會於2023年8月18日、19日兩天,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賽馬會演講廳和香港演藝學院舉行為期兩天之「非遺之舞——專家研討會暨舞蹈工作坊」。首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18位舞蹈工作者齊聚一堂,分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蹈在中國不同地域發展和保護的情況;第二日,講者化身導師,帶領眾人「身體力行」地感受「非遺之舞」的魅力。
非遺之舞主體性的省思
首日上午第一場演講中,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江東教授在主題演講中引用「世界非遺公約之精神」為要旨,拋出至關重要的問題:誰是非遺保護的主體?江教授認為,公約中反覆強調的「community」在中文語境中並非等同於公約的官方中文翻譯「社區」,不可簡單地把非遺主體理解為「擁有非遺項目的社區、群體和個人」,公約中使用community的本意是要把非遺的主體與政府和學者區分開來,貫徹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獨立發展思路。江教授的見解切中肯綮。在筆者看來,community一詞在人文學界常見的譯詞為「社群」。「社區」、「社群」一字之別,重點卻完全不同,前者出發點放在地理空間上,後者強調的是作為個體和群體的人。非遺是社群與自然及歷史互動的產物,隨著世代與環境的改變而不斷被再創造,是具有傳統價值的「活遺產」(living heritage)。在美學價值和歷史意義之外,非遺的價值在於為特定社群的人們提供持續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江教授挑出community這一概念發揮,批評一些地區在申報進行非遺名錄時將原生態的文化進行包裝和「美化」以謀取經濟或政治利益,擊中病灶痛點,令人深思。
接下來的講者分享了非遺舞蹈在不同省份的發展。華南師範大學王海英教授介紹了嶺南傳統舞蹈傳承文化基地的工作,陳育燕教授介紹了閩台舞蹈的同源本質。江東教授的問題與兩位講者的個案,完美配合,讓這場集思廣益的研討會一個核心主題凸顯出來:與以往強調「保護」的思路不同,誰是非遺傳承的主體?此一問題至關重要。首先,大學內的藝術教育和文化推廣固然良好,但作為非社群文化持份者的學生,他們的采風、紀錄、學習、模仿和展演如何切實地融入在地文化生態?他們可否成為真正社群人?其次,作為地理空間概念的嶺南,是否能夠囊括潮汕、廣府、客家、瑤族這麼多不足族裔的文化傳統和身體智慧?如何將特定非遺社群主體與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層面非遺社群主體形成有效的鏈接?最後,舞蹈在傳統社群生活中往往是節日、宗教儀式、慶典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吟唱、服飾、音樂、語言息息相關,其中不光是學科分類中的舞蹈從業者,還須以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考察,將其在理論、實踐更高層面上整合,推進非遺主體性的發展。若只是將舞蹈獨立出來,作目錄化和標準化的處理,成為校園美育的載體,活的傳統將被抽去原本的土壤,只在文化展覽館或電視轉播中出現,非遺的主體性又將如何談起?
『非遺之舞創作』 主持:盛培琪教授 嘉賓:江東教授(內地)、楊雲濤先生(香港)、梁國城先生(香港)(照片由香港舞蹈總會提供)
『新疆非遺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戴虎教授(照片由香港舞蹈總會提供)
非遺的創造性轉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廖燕飛感嘆,中國是一個重視文字傳統的民族,而身體的傳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無論多少專家皓首窮經,也無法復原「霓裳羽衣舞」;而所謂的中國古代舞蹈,只是結合了圖像和描述,無限趨近而非歷史真實的想像;或者只有在戲曲和武術中,我們才得以一窺傳統中國的身體實踐。由此帶出的問題是:作為非遺的舞蹈,如何給當代編舞家提供靈感?如何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這一拷問也帶出此次研討會的另一個主題:非遺如何創造性地轉化?除了田野采風和學術研究,如何對文化資源「活化」而使其歷代傳承創造生生不息?以此主題思考,吳露生研究員的分享非常有趣。他直言,浙江的非遺舞蹈「長興百葉龍」雖有可觀之處,但調度落後,只是把荷花變成龍,且動作缺乏新意,地方性和時代感都欠缺。基於此,他認為,在創作中應該大膽利用傳統舞蹈的元素,在保留其筋骨的前提下,做出「倡導型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吳先生向眾人展示的「轉化」後的舞蹈片段,加入了現代舞台設計,強化了觀眾對江南水鄉的情感體驗。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也僅是藉劇場手段對「百葉龍」所做的升級版展演,材料本身固然局限了編創的發揮,但從「展示」到「運用」是一個複雜過程,編舞者須經歷認知、接受、內化幾個階段,將傳統身體的方法內化,除了熟悉特定的演出程式和動律,還要感知舞蹈所牽涉的空間、感官、聲音,甚至影像,才最終可將古老鄉土的生命經驗轉譯為現代觀眾仍有共鳴的作品。這其中涉及到的對身體線條、技巧性和戲劇性的強化、創作者本身對情境和思想的傳達,都成為非遺的創造性轉化中至關重要且有挑戰性的問題。面對深受西方劇場美學影響的新一代年輕觀眾,沒有與現代劇場形成真正對話且真正深層融合的非遺舞蹈,仍會僅存於民俗奇觀的凝視之下,而非真正進入當下社會與現代藝術領域。
非遺之舞舞蹈工作坊——熱巴鼓 (照片由香港舞蹈總會提供)
山水歡呼拍手的氣象
第二日的舞蹈工作坊非常精彩,筆者有幸參加了廖燕飛的「苗族土家族舞蹈精選」和李俊浩的「潮汕英歌」工作坊。廖老師當日身著傳統苗族少女服飾,講解示範了土家族「擺手舞」的幾個組合,學員中不少科班出身的舞蹈生,廖老師開玩笑說:「我們小時候的訓練都是芭蕾,很認真地練西方身體,像貴族一樣,臀部要夾緊,氣息要在上面,現在要學會把氣息放下來,身體彎下去,像勞動人民一樣歡樂。」
張愛玲在《談跳舞》開篇直指:「中國是沒有跳舞的國家。」當然,她說的是記錄在案的中國古典舞,「古時的舞女也帶著古聖賢風度,雖然單調一點,而且根據唐詩『舞低楊柳樓心月』,似乎是較潑辣的姿態,把月亮都掃下來了,可是實在年代久遠,『大垂手』、『小垂手』究竟是怎樣的步驟,無法考查了。」張愛玲不免悲觀了些。而今,作為非遺的舞蹈,除了對少數族裔社群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對其欣賞、挪用和轉化,也定能讓當代中國人有「山水歡呼拍手的氣象」,那是一種「於肢體的流動裡感到飛揚的喜悅」。
參與場次:
中華文化舞蹈節「非遺之舞」專家研討會
2023年8月18日 10:00、13:00、15:00
中華文化舞蹈節「非遺之舞」舞蹈工作坊
2023年8月19日 10:00 苗族土家族舞蹈精選 –廖燕飛副教授
2023年8月19日12:30英歌 –潮州英歌教練
2023年8月20日10:00廣東英歌舞 – 王海英教授
==========
陳抒
現代文學博士,電影研究博士後,現任大學講師。專業學者,業餘舞者,熱愛舞蹈和劇場藝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