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互(換)玩》:網上互動的觀看方式和關於舞蹈的兩種影像
文:凌志豪
不加鎖舞踊館在疫情下表演空間消弭的困境中另闢蹊徑,開拓網路空間,策劃了《互(換)玩-舞蹈與錄像的互動實驗》,邀請分別來自舞蹈和影像創作界別的創作者創作影像作品,「建立同時解構有關舞蹈被轉譯成影像的各種關係」。觀諸計劃中的六部作品,大致可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傾向:舞蹈錄像以及以舞蹈為題材的錄像作品,某程度突顯出兩個界別出生的創作者自然不同的思維。另外計劃也突破了以往觀賞網上節目的模式,部分作品開拓了舞蹈新的觀賞及互動可能。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就只抽取部分作品為例說明。
網路空間引發新的觀看機制
《Two Solos, One Dance, Three Frames》/ 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李偉能的作品《Two Solos, One Dance, Three Frames》充分利用網路空間提供的條件,讓觀眾自由組合觀看的影像部分,並且藉此視覺化地呈現拉丁舞中兩舞伴之間複雜的關係。作品分為兩段短片:〈Two Solos, One Dance〉和〈1 Dance 3 Frames〉。兩條短片的播放視框旁邊皆有滑杆可以控制呈現哪一部分的影像,例如在〈Two Solos〉中,男女舞者的身影會隨著滑杆方向變得清晰或者漸漸透明消失,唯有在中間時才可以看到半透明的男女舞者同時跳舞,背景訪談聲道也會隨著滑杆方向改變。通過這種特殊的觀看方式,觀眾在來回觀看的過程之中可以創造出無限種組合,男女舞者的聲音和身影交錯,彷彿拉丁舞舞伴權力關係的拉扯。這種由觀眾自由組合的方式,在一切皆是即時的劇場裡不能輕易做到,用影像和網絡媒介的特點將訪談中過去的記憶和兩人的舞影壓縮在同一個時空,蒙太奇的方式由觀眾自行發揮,映射著兩人過去一件交換男女舞步的作品。另外,對於身體在影像之中呈現的方式,也超越了劇場的實時限制,兩人並不是同時起舞,而是透過觀眾的操縱桿時而黏合在一起時而單獨呈現。〈1 Dance 3 Frames〉也解構了舞蹈,將身體分割頭部、軀體和腳三部分,不能同時呈現,而且同時通過重疊兩人的舞蹈影像,讓人分不清楚誰是男舞者,誰是女舞者,正好呼應了他們過去的作品,並且以這種形式思考他們過往多年的合作關係。通過這種互動的觀看方式,觀眾可能在創作蒙太奇之中,激發出某一種庫里肖夫效應(Kuleshov effect),聯想出各種情緒。 由此可見,這種新的觀看機制帶來各種可能,而且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運用AR 擴充實境以及其他多媒體技術是否也可以在劇場之中實驗類似的觀看方式。
同時通過網上平台,觀眾回饋也成為作品構成的一部分,這種明確的互動機制在一般的劇場舞蹈作品之中較為罕見。例如李偉盛的《記憶之舞:序》就通過問卷,邀請觀眾探索他們自己的記憶之舞,但是填寫問卷之後會得到甚麼回應或者如何再續互動就不太清晰。錄像作為一個序言尚能引起觀眾回想自己的記憶並且通過問卷內省,但實質希望達到的藝術效果則較為模糊。相比之下,邱加希的《游游游出大海》,觀眾在片段結束之後寫下關鍵詞,每個觀眾提供的詞語在影片下累積堆疊成詩意的短句,擴闊觀眾對於作品意義的想像,同時突出作品本身介入社區的特性。
舞蹈錄像 v.s. 舞蹈為題材的錄像
《這樣一個安全之地》/ 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互(換)玩》雖然似乎希望為錄像以及舞蹈的創作者搭建對話平台,但是從二者所採用的影像語言而言,似乎大相逕庭。李偉盛、李昊、成博民三位影像創作者的鏡頭並沒有以舞蹈的方式運動,敘事的方式仍然採用傳統電影創作的方法,與其說他們是舞蹈錄像,其實不過是以舞蹈為題材的錄像。以李偉盛的《記憶之舞:序》為例,作品根據葉奕蕾對於記憶中的一支獨舞的自述剪輯影像,但是影像的配搭十分直接了當,例如當提到葬禮儀式時就播放人們將棺木枱上山的影像,提及日本傳統舞蹈就放映相關畫面,沒有嘗試透過鏡頭運動起舞作出跨越性的聯想和比喻。李昊的《這樣一個安全之地》更加直接,以仿紀錄片(mockumentary)方式,讓一班舞蹈員在鏡頭面前談討論他們對於人工智能分析舞蹈動作和大數據等等科技的各種觀點看法,舞蹈僅僅作為題材出現在本片之中。
相對而言,許嘉俊的《空心地貌》就正正運用了錄像技術配合舞蹈,達至在平面空間才能實現的效果。通過拼貼和上下倒置舞者在布幕下做的各種動作,將舞蹈的立體感壓縮成平面,幾段短片彷彿一張張流動的彩色科幻山水風景,配合網路平台可以分段點選的觀看方式,舞蹈彷彿凝固在一刻,整個觀影體驗可以加速成在畫廊走過的一瞬間,與牆上的每張畫對過幾眼而去。這種視覺經驗也貫徹在他嘗試轉譯謝景蘭的抽象畫作《跳舞的女人》的《彼岸》中。影像與舞蹈二者密不可分,這支舞蹈無法只在實體空間呈現,必須透過錄像技術完成,相對錄像界別創作者交出的作品更像是舞蹈錄像。
總括而言,雖然兩個界別的藝術家可能礙於疫情以及種種限制,交流似乎有限。但整個計劃仍然激發出舞者一些呈現作品方式的新嘗試,尤其可以進一步開拓互動影像的可能性,並且未來可更加嚴謹地檢視當中的美學。
==
凌志豪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及比較文學系、香港大學Cultural Leadership Youth Academy成員。曾任校園藝術大使、練習文化實驗室市場策劃總監,並曾獲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藝術同行2014最佳表現獎等。除文學創作外,閑餘涉獵藝術評論、翻譯、展覽策劃等工作。
《互(換)玩-舞蹈與錄像的互動實驗》
不加鎖舞踊館
參與藝術家:許嘉俊、李偉能、李偉盛、李 昊、成博民、邱加希
首播日期:2021年4月12日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