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倡設舞台工程四級制是喜或悲 如何締造設計與安全兼備的真正「舞台」

文:《舞蹈手札》編輯部


繼Mirror紅館演唱會發生墮屏事故已一年有多,至今不時仍有內幕消息爭相浮出,足見對業界影響之深遠。近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擬為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倡設「四級制」,於今年7月會見本地個別藝術團體,舉行「有關加強舞台安全與業界的交流會議」,交代新政策舞台工程「四級制」修訂方案,參考了不同地區的安全指引以及採納工程師學會的建議,按工程複雜度、機械裝置及高度等將舞台演出分為A級、B級、C級與C+級,當中B級或以上的演出須經不同程度的工程師作為獨立第三方審核,消除安全隱患。保障演出者利益固然重要,但業界對「四級制」有不少聲音,除了引起各大藝團的反對外,各媒體亦相繼報導有關新聞,皆因舞台製作的形式和規模天差地別,將演唱會行業與表演藝術業界混為一談似乎並不合適。而且製作困難倍增之餘,更有可能阻礙香港舞台設計產業的發展,而文化產業的輸出以及輸入只會逐步減少。

 

有見及此,《舞蹈手札》分別邀請到現為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HKATTS)項目顧問、資深舞台設計師徐碩朋,以及年輕舞台設計師LCM,談及對「四級制」的看法,務求讓大眾更了解現時舞台設計業界的發展,以及日後類似政策有可能帶來的種種問題。


香港舞蹈團《廿四節氣》佈景設計(照片由LCM提供)


為讓大眾深入了解更多舞台設計範疇的相關知識以及業界狀況,徐碩朋簡單描述舞台設計有廣義狹義之分,從後台設計、服裝、燈光、音響、影片等,到佈景設計、立體設計圖等均須熟悉。另外徐又提到,不論製作是否涉及劇本、舞蹈或文本,舞台設計師往往需要最早參與工作,與監製緊密合作,參與挑選場地、表演空間——除了廣為人知的院廳及黑盒劇場,亦有工業大廈以及街頭表演場地——以第一身視角分析舞台空間運用對演出者以及觀眾的體驗,因此對不同的製作亦需具備獨有的想法。

 

據徐所估計,方案經過諮詢後理應改善一些較具爭議性的地方,儘管如此,仍然不希望有太多限制,「十多年來,香港表演藝術演出的製作人員相當自律,演唱會行業與表演藝術業界是兩批人,不應推行『一刀切』的政策。若由外行管內行的話,不熟悉舞台結構只會令製作過程更為艱難,需向註冊工程師講解與藝術創作相關的結構、運作。」一旦舞台演出涉及複雜的結構,任何藝團或個別藝術家邀請註冊工程師便會令演出費用大幅增加。墮屏事故確實令業界憂慮增添不少,但規管愈趨嚴緊,業界對此並不樂觀。

 

談及日後,如何強調舞台安全確是重中之重。香港修讀舞台設計的學生不多,「四級制」或類似相關政策的出現,有機會令學生擔心製作自由大減,繼而失去創作動力,阻礙創意發展。作為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講師及課程主任,徐碩朋表示不太擔心一眾學生熱情退卻,因為堅信他們對藝術的熱誠難以磨滅。在安排課程及教學內容上,他指出「需要令學生更清楚舞台安全以及美感之間的平衡,輔以案例證明設計以安全為先的重要性。與其擔憂學生是否適應,更為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操守。希望制定政策者明白,不論日後的政策為何,如何向大眾、表演藝術界別、舞台設計業界解釋類似的方案,才是值得斟酌之處。」

 

影話戲《白色的影子》舞台設計(照片由LCM提供)


畢業於英國林肯大學以及HKDI舞台設計的LCM,對「四級制」的政策抱有質疑,皆因一般工程涉及樓宇結構,與舞台工程差異頗大,後者普遍屬於需要維持約一星期左右的製作,套用相同標準並不合理,而且物料也不盡相同。「剛好在Mirror演唱會事件過後不久,我曾於文娛廳進行演出,場地人員卻表示使用吊掛裝置需要註冊結構工程師簽發證明書,令製作費用以及時間大增,更為艱難。」使用外置吊掛裝置等,除了演出的費用有所增加外,美學取態同樣是考慮因素。舞台設計師具備一定的視覺美學,需與一眾設計師、導演合作,甚至要擁有劇本分析的能力,將合理的空間佈景呈現給觀眾。舞台演出普遍涉及劇本,「不論是寫實或非寫實的劇本,一旦入台,有必要時需即時修改。政策會令流動性大減,需要更早改動。」臨時需要註冊工程師即場審核自然不切實際,但不容許藝團或藝術家有空間去修改劇本或設計,則會令製作自由大減。此外,LCM表示對前景有一定程度的擔憂,因為政策只著眼顧及安全,卻忽略如何運用舞台佈景向觀眾呈現不同的效果。


事實上香港舞台設計業界一直持續創新發展,不乏推廣及交流活動。除了講座、舞台設計展,以及專業組織如HKATTS外,每隔四年香港亦有設計師代表前往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將本地舞台設計的文化帶至海外,並海納各地文化,互相交流。LCM曾於2023年參展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國家及地區展館,將所見所聞帶回香港,也讓他看見本地藝術家有更多嘗試及創新。

 

不論「四級制」或往後相類似的政策會否推行,無可否認的是制定政策者以及部分大眾仍然對舞台設計的範疇未有深入了解。同樣,LCM盼望從教育方面入手,「香港的舞台設計學位以香港演藝學院和HKDI居多,但一般大專院校甚少有相關學位課程。如今有中學著力推行戲劇教育,如將來有更多有關後台工作的教育會更好。」他又提到,「我曾與香港建築師學會的人員合作,發現他們對舞台投影技術不太熟悉,但投影的運用在劇場卻相當普及。在教育以外,若有更多跨領域的合作交流會更為有趣,可以令更多舞台設計業界人士了解建築及跨學科的知識,開闊視野。」

 

以舞台安全政策保障演出及製作者的利益誠然重要,但藝術家以及舞台設計師的製作自由同樣需要兼顧,何況本地舞台設計業界的發展有跡可尋,表演空間的多樣化發展亦令藝術觀賞性愈來愈高。如周詳考慮過後仍需有條例規範並統一舞台工程的標準,希望著眼於考量平衡舞台安全以及表演製作的需要,盡力維護藝術家與舞台設計師的創作自由,否則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之名似乎仍有一步之遙。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