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延續的歡笑「躂」著火之後的考驗——《踢親你男友》觀後感
文:葉智仁
《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攝 : 黃廸褀 Dicky Wong(照片由R&T (Rhythm & Tempo)提供)
從構思、命名到宣傳,《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挾帶著2019年前作《哥仔姐仔「躂」著火》的掌聲作底氣,以2.0的姿態,繼續唱唱跳跳。這個作品不是打鐵趁熱推出的正宗續集,它沒有與前作同樣的人物或劇情,延續的是讓觀眾看了大呼過癮的昔日香港文化色彩,和映照自身的男女「對對碰」與撞。
與前作對比,舞台調度、佈景和燈光的調子都有不同。懷舊時光,從六十年代暢遊荔園、七十年代喇叭褲樂隊高唱《L-O-V-E》,延伸到嘲諷以書信發展筆友情的「假鳳痴龍」茶樓相睇、八十年代「one more two more」有氧健身操,再到九十年代的優皮(yuppie)小男人錯在出軌……配合串燒不同年代的流行樂曲,觀眾上了一堂充滿笑聲的本土文化轉變通識課之愛情篇。在演出效果上,跨越幾個年代的編排,擺脫了單純滑稽地模仿粵語片阿姐阿哥的老套。八位表演者在各場景穿梭扮演不同角色,以連串短劇,配合歌舞和笑料,帶給筆者的聯想,彷彿是電視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直播重溫,鄭君綿和「阿肥」沈殿霞,忽然如在眼前。
《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攝 : 黃廸褀 Dicky Wong(照片由R&T (Rhythm & Tempo)提供)
《踢親你男友》的賣點,是充滿娛樂性。好例子是張家銘大唱《叉燒包》的一幕,加上三位侍應在茶樓的盤龍木柱前搖擺肢體,運用筷子配合節奏擊打碗碟,歌聲和動作的融合,差點便可媲美前作制水歌中六人敲打膠水桶擺甫士、用水殼划龍舟的創意。可進步空間,似乎是侍應三人組如何結合踢踏技巧,產生流動畫面編排的商榷。
《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攝 : 黃廸褀 Dicky Wong(照片由R&T (Rhythm & Tempo)提供)
整體上,八位演出者在歌唱、舞蹈及演技方面,像十隻手指各自有其長短,不免有些地方演出過火或略微生硬,偶爾唱功或舞功未臻圓熟。然而,無心插柳,短板亦是長板,這恰恰就是《歡樂今宵》僅僅依賴六、七位演員包羅萬有地「歌、舞、戲通殺」的演出實況寫照;所謂「一白遮三醜」,能帶給觀眾歡笑,比要求每樣技藝都超凡更重要。
「踢親」有兩層理解,可以是大力引致受傷,也可以是「細細力親愛地踢醒」你,叫你反省不足。R&T以踢躂舞為自家品牌,但《踢親你男友》的踢躂舞蹈表演成分,和前作《男人Show得吧》比較起來,明顯是略嫌發揮不夠多。全場的亮點是郭偉傑和黃安妮以踢躂雙人舞,詮釋如何深愛對方那一幕。男方溝通上過分理性,女方態度上強調要有被體貼關懷的感覺,愛情衝突由對白說明困擾、歌曲勾起港人情緒回憶,到踢躂舞演繹掙扎高峰,是值得讚賞的表演程式。好,但全劇不多見。
《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攝 : 黃廸褀 Dicky Wong(照片由R&T (Rhythm & Tempo)提供)
音樂劇是三合一,演出者要兼顧唱功,舞蹈的要求可能較演技為輕,也不能一概而論。踢躂音樂劇的平衡點如何拿捏,引人深思,更是編舞和製作團隊要繼續「互踢互親」的功課。
R&T港式文化音樂劇能夠以娛樂性「躂」著觀眾入場的興趣,但有甚麼能在芸芸音樂劇製作中延續踢躂舞的光環,才是真正考驗。
==
葉智仁
香港舞評及劇評人,現為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
==
《哥仔姐仔「躂」著火之踢親你男友》
R&T (Rhythm & Tempo)
編舞及演出:郭偉傑
評論場次:2022年7月2日 20:3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