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後疫情時代的舞蹈人生──看《心渡哲奏》有感
文:程天朗
如果沒有那場肆虐了三年的瘟疫和政府的嚴厲防疫政策,《心渡哲奏》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儘管真正踏台的只有三位資深編舞兼舞者,但其實是兩對夫妻檔的演出。
《心渡哲奏》/攝:Ah Sze(照片由 東邊舞蹈團 提供)
愛裡沒懷疑
龐智筠的作品題材一向大眾化、生活感重,呈現方式滲入大量戲劇元素,藉個人經驗喚起大眾記憶,惹人共鳴。
《懸念》令我想起龐在2015年的作品《生日快樂》,相通之處是創作人經歷了重要的人生階段,舞蹈作品成為個人的生活紀錄,還邀請廣大的觀眾群作見證。《生日快樂》的創作背景是龐踏入不惑之年,寵物離世,跟愛侶正式成為夫妻;而以盛大派對為背景、調子帶黑色幽默的《生日快樂》展現的是華麗背後的寂寥。
《懸念》場刊介紹是「我沒有懸念」,作品反映創作人面對未來不一樣的人生路,忐忑掙扎不安的心理轉折過程。 《懸念》不只是個人心情紀錄,更是一封坦蕩蕩的情書,編舞對共處多年香港舞台戀戀不捨之情。
作品展示方式是獨舞配合錄像播映,演出開始時全身上下裹得嚴密的舞者出場,燈光映照著她的腳步,隨著燈光及配樂轉變,累贅的外衣脫下,舞姿變得也豁然開朗。
影像內容分別為方俊權、龐智筠兩人的外景舞蹈錄像,及方的個人大頭像。因為某些限制,早些時候某些劇場人不被准許進入劇院,方龐兩人的接觸即興雙人舞就只能在風光如畫的海岸拍攝再在劇場播放。接觸即興需要舞者之間絕對的信任,錄像以多角度拍攝配合背景音樂《匆匆那年》,映照兩人多年來根基深厚的感情。三年來線上實體共時演出不是新鮮事,龐在方的大頭錄像下起舞也不是陌生的風景,而方關注的目光就是龐昂首闊步的最大動力。
跟《生日快樂》一樣,龐在選曲方面也跟作品非常貼題,《生》所用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跟《懸念》中的《I Will Follow Him》都是洗腦英文老歌。《I Will Follow Him》的歌詞,把龐的心志明明白白公告天下,尾段節奏輕快的副歌配合荷里活音樂劇式大團圓結局,主角手牽手在眾人簇擁祝福下跑往花園深處,處理俗套卻因創作人的坦率真摯的情意令人感動。
如果龐智筠以舞蹈宣示對愛情的堅定不移,那麼《鹹魚遊戲》,就是王丹琦、李思颺獻身舞蹈愛得死去活來的鐵證。
《心渡哲奏》/攝:Ah Sze(照片由 東邊舞蹈團 提供)
至死不渝的愛
王李兩人的作品每次都是賣命的演出,急速的節奏、高難度密集的肢體動作,毫無保留地把能量從身體上每個毛孔發放。《鹹魚遊戲》除了包括上述元素,在形式及內容上有更深層的意義。撇除染疫及針藥對身體的長遠影響,室內口罩令、劇院關門、製作減產對以身體作為最直接的「表演工具」的舞者來說,需要額外花費心力去鍛鍊體能。
《鹹魚遊戲》令人驚奇的是意念,演出前零劇透宣傳反而加重「懸念」,帷幕拉開,舞台分開左右兩半,兩位舞者背台各坐一邊,對著網路鏡頭對話,經過變聲器處理的人聲,又似遊戲機角色的聲調。舞台背幕化身大型屏幕,李挑戰王展示真身,屏幕內的王拉起衣服展示腹肌,調皮的一瞬也為這個戲謔的舞蹈作品定調。台上展示了三重世界,幕前操縱者、屏幕內的線上遊戲角色及在舞台前端揮汗如雨、舞動不停的「鹹魚」。
欣賞編舞突破固有常規,著力在作品的意念及形式創新,也許是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舞蹈部分依然精彩,但海量的訊息令觀眾接收吃力,一方面細味閒聊的話題暗藏的嘲諷,另一方面又忙於聯想動作同文本指示的關係;或許有些喘息的空間會更好。
東邊舞蹈團的製作勝在提供實驗空間,令創作人嘗試更多的可能性,《懸念》是一期一會之作,我更期待《鹹魚遊戲》2.0面世。
《心渡哲奏》
東邊舞蹈團
《鹹魚遊戲》
編舞及演出:王丹琦、李思颺
《懸念》
編舞及演出︰龐智筠
評論場次︰2023年1月13日 20:00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
程天朗
跨界別寫作人,中學時代起於本地多份報章刊物發表小說、新詩、散文及藝評。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