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快雪時晴》舞動如隨筆想像

文:朱映霖

《快雪時晴》/攝:Henry Wong@S2 Production(照片由 香港舞蹈團 提供


《快雪時晴》是結合舞蹈、書法、武術、音樂、科技,展現中西文化及結合不同元素的舞台作品,主要由黑、白、灰三種顏色呈現出來。簡約色調的舞台視覺效果,卻是不單純的舞蹈演出。舞台設計如摺疊的白紙,舞者的身體如筆墨,讓觀眾想像這個跨越時空的作品。編舞風格偏向現代感,意境中卻融合了古典美,同時也連結了武術和書法的特徵,對於舞者來說並不容易掌握。以書法為創作的主題,選材更是與我們有千百年距離的晉朝書法名家王羲之的手帖,編創追尋的藝術境界遠超想像。


《快雪時晴》/攝:Henry Wong@S2 Production(照片由 香港舞蹈團 提供


第一幕〈氣象〉中,編舞融合了太極元素表達其意境。太極的動作緩慢,著重身體的平衡,更注重呼吸的氣息。雖然七位舞者並不是在表演太極招式,但舞蹈動作給人的感覺較為靜態安穩。舞者穿著混合灰黑色的舞衣,鬆身的褲管令舞者在台上走動時如同毛筆在穩定地書寫。然而,作為演出的開場,過於單一的畫面和缺乏吸引力的音樂,而且選用的音樂偏向重複模糊的聲效多於節奏明朗的旋律,難免令觀眾感到枯燥沉悶,亦較難感受到當中的氣息。


《快雪時晴》/攝:Mak Cheong-wai(照片由 香港舞蹈團 提供


第二幕〈墨象〉有四段舞,值得讚賞的是編創加入舞台科技效果,讓舞者以水作墨,衣袖沾濕以創造潑墨書寫的效果。〈羲之頓首〉的編舞靈感來自王羲之寫信時常用的「頓首」禮儀,開啟這段雙人舞。節奏明顯比第一幕較快,舞蹈動作和走動的路線較多,呈現出像草書的筆法絞轉,有一些複雜的曲線和折線的組合。群舞〈霜未降〉取題自《奉橘帖》的文句,表達了較為難過和嚴肅的情感,無論在舞姿或音樂上都感受不到《奉橘帖》當中王羲之與朋友分享橘子的愉快心境,也缺乏行書筆法中的坦然清純、體態舒朗的感覺。


《快雪時晴》/攝:Mak Cheong-wai(照片由 香港舞蹈團 提供


另一段雙人舞〈卿佳不〉取題自《初月帖》的問候句,為當時王羲之寫給友人信。配樂和舞者表現的情感上,既有欣慰也帶有無奈。群舞〈痛當奈何〉則取題自《喪亂帖》的文句,是王羲之表示自己無奈和悲憤之情,筆法的瀟灑感在十四位舞者的動作與排列中得以展現。創作團隊特別善於編創表達悲痛與憤怒的作品,無論在音樂、聲效、舞姿、燈光及從台頂灑水落在台板上的效果,都充滿澎湃氣勢的壓迫感,甚至有點過度發洩的感覺。


《快雪時晴》/攝:Henry Wong@S2 Production(照片由 香港舞蹈團 提供


最後是第三幕〈心象〉,獨舞〈快雪時晴〉取題於《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想念好友卻無法相聚,舞者展現出心中糾結和遺憾的情感。尾聲的群舞〈佳〉是整個演出的高潮。伴隨小提琴家姚珏獨奏演出的配樂也令樂曲生色不少。這段群舞特別在於一把白色摺扇,雖然只有一把,但幾乎每位舞者都有機會手持這把扇子跳一段舞或揮灑一個動作。儘管時間不長,但每位舞者在交接扇子的瞬間都非常合拍且連貫,舞者身上穿著活動式設計的黑色長百褶裙也在旋轉和翻身的動作上增添美感,舞動如隨筆想像。



《快雪時晴》

香港舞蹈團

導演及編舞:楊雲濤

 

評論場次:2024 年 10 月 11 日 20:00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

朱映霖

 

自幼沉醉舞蹈訓練及演出,享受作為觀眾欣賞各類型的藝術表演,2013年開始藝評寫作,願以文字分享舞台作品的美。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