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我看《潘多拉的盒仔》

文:李詠楓(Elzira Rosário)

(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只要給我wifi,在這裡待多久也不是問題。」曾經有朋友得知要隔離14天作檢測時,說了這番話。網絡確是成了現今生活和工作上重要的媒介和工具,尤其於疫情時期,更激發了人類在網絡上作更多有趣的嘗試,催生了很多網絡直播和課堂教學影片。


去年十二月下旬,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藝術總監伍宇烈(Yuri)策劃了《潘多拉的盒仔》(The Pandora Studio),打破當下市場常規,將排練室變成「潘多拉的盒仔」,於室內安裝了IP攝影機,在沒有剪輯和畫面設計下,於線上連續八天,每天10至12小時全面公開直播兩組藝術家的創作和排練實況。兩組藝術家分別為兩位新生代藝術家江穎儀和郭芷盈,以及伍宇烈、黃狄文聯同一眾舞者,觀眾可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即時觀察創作實況和互動。


我記得當時一看到「The Pandora Studio」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該舞團推出的新舞作,後來細看簡介才知道是一個直播節目。我當時十分好奇,想知道「這位鬼才藝術家Yuri今次又會有甚麼搞作呢」。直播期間我不時有點進去看,但不久便「出返去」。有些觀眾過了20分鐘再回來看看的感想,是畫面好像沒有甚麼變化,或不知道舞者們在做甚麼;間或有些觀眾留言介入,與藝術家互動,為他們的創作注入新的養份。不過,觀眾的常態是期望有些變動的、期望被帶領的。後來我才發現,《潘多拉的盒仔》並不關乎觀眾有沒有耐性看、有多少人會收看、更沒預設觀眾會得到甚麼(觀賞價值),而完全是活生生的一個體驗。如果說這是打算用搶觀眾眼球的切入點去帶領他們進入參與創作或過程,恐怕這個並不是他們的立意。坊間曾有不少舞團做過排練直播,但一般時間都比較短,且具有編排設計和加入導賞,而CCDC這個計劃就切實地反映當代舞團對當代藝術沒有限制和敢於嘗試創新的精神。


《潘》顯然希望讓觀眾認識和了解藝術家怎樣創作,繼而慢慢累積這種關係,引導觀眾參與意見。直播畫面不見得特別高質,聲音也不特別清晰,就像CCTV一般。那麼,到底是觀看直播或是監控,也只是觀眾和被觀者的取態。或許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看見的碎片,如走過每天行走的街上,看到熟悉的店舖,餐廳裡食客的互動。如果只是說利用CCTV的概念,讓觀眾有好奇心是達到的,但事實上又能讓哪一類觀眾感興趣呢?您又會怎樣分配您的時間去選擇留意哪一件事?《潘》這條頻道與觀眾連接到嗎?


(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在經過數個月的沉澱和整理後,今年四月他們再次聚首一堂,聯同直播期間一直與觀眾進行互動和回應的隱形主持人,細談並討論了活動的經驗和形式所帶來的影響。


如Yuri所說,值得帶出的是,在《潘多拉的盒仔》裡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甚麼是演出?我們如何定義演出?我們為甚麼跳舞?我們為甚麼創作?觀賞別人創作不單只要看他的製成品,那怕是觀看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也是一種方式,可以是自由。」然而,一般觀眾期望是來品嘗製成品。一個演出或作品,就像廚師把不同的材料烹調而成的菜式,若然觀眾抱有好奇心想了解創作的過程和藝術家怎樣生活,大多是因為他們本身也是藝術家或藝術從業者,或是因為真的想了解他們。正如我們觀看廚師如何去烹調一道菜一樣,其目的通常是因為希望改善自己的廚藝 —— 因為我需要煮飯。如《潘》是試圖讓觀眾體驗到舞蹈藝術就是生活,當中的過程無論創作或生活也是精髓之一,那這個「盒仔」的存在意義又達到了嗎?


我認為有趣的是剖析觀眾的觀看心態:觀眾是抱著被娛樂或是被啟發的心態去迎接這件事情,抑或兩者同時存在去參與這個過程呢?有次直播時我看到Yuri帶領舞者探索與椅子的關係,與舞者研究及指導他們一些方向,過程中很用心地雕琢每一絲的動作;數小時後我再來收看,他們還是拿著椅子研究著這幾個動作。十秒的動作或素材可能需要不止兩小時或以上去慢慢孵化出來,藝術創作從來不容易。《潘》就試圖呈現藝術家在這八天與大家一起經過的沉澱、經歷、觀察、慢活,讓雙方得到體會。


藝術家們回應初體驗長時間工作被「監視」,可以是其中一種紀錄方式。一位主持人在討論會上提及,當時她從旁觀察到大半天過去後,舞者精力下降時,他們的思維和身體反而都能放開,早上的熱血沸騰且帶點崩緊的狀態慢慢消失,開始放輕鬆且漸漸沒有太注意鏡頭的存在下,更放開地去創作,忽見更多有趣的東西出現。同樣地,在《潘》的鏡頭下,藝術家如常地工作的目的,並不是關乎鏡頭下應怎樣「演」給大家看,不是為了鏡頭下的自己而封了一層油漆一樣去修飾,反而坦蕩蕩地做一場「演出」給大家,或許來得更多。藝術家們累積了這次經驗,下一步又可以再嘗試些甚麼,盒仔裡面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潘多拉的盒仔》大概讓我感到當代藝術最根本的意義,是沒有黑和白、對與錯,創作過程(觀眾平日看不到的畫面)與製成品哪一樣更值得留意?開聲還是靜音?直播還是監視?都沒有一定的答案。這就是當代藝術,因為沒有規則框架,不拘泥形式,才看見甚麼是自己的,最能去代表自己。



==

李詠楓(Elzira Rosário)

澳門芭蕾舞藝術協會創辦人及藝術總監、詩篇舞集行政總監、駐團芭蕾舞導師及編舞。同時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舞蹈委員會成員及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註冊導師。



自由駐:城市當代舞蹈團2020──《潘多拉的盒仔》

城市當代舞蹈團及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

策劃:伍宇烈

第1組藝術家:江穎儀、郭芷盈

2020年12月23至26日 12:00至22:00 線上直播

第2組藝術家:伍宇烈、黃狄文

2020年12月27至30日 10:00至22:00 線上直播


《潘多拉的盒仔》討論會

城市當代舞蹈團

2021年4月19日 18:00 線上直播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