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服裝在舞蹈製作裡的協進角色:談服裝設計教學與教育外展的兩種面向

文:陳國慧


與李峰之訪問照/攝:陳國慧


「舞台上的『道具』,其實就是舞者的身體。」香港演藝學院(演藝學院)舞台設計系副主任及高級講師(設計)李峰(Bacchus)一語道出服裝的設計,如何透過表演者的演繹體現舞蹈作品的精神。當服裝是舞者身體的延伸,設計如何體現表演的意象就很重要。1990年在演藝學院畢業後曾在中英劇團擔任駐團設計師的他,回想起在劇團內工作的日子時仍然記憶猶新,加上曾經參與過不少香港舞蹈團製作,與很多經驗豐富的服裝主管和製作者合作,Bacchus說很多時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實務的東西。種種前線的觀察和經驗的累計,讓他在教學上也更能掌握學生所需。

從設計戲劇作品的服裝開始,這也是Bacchus的學習歷程。他說當時在演藝學院任教的大部分是外籍老師,而那時候在演藝學院的學習過程,舞蹈製作鮮會放入在習作內;可能是因為剛好有相關作品而學生要參與,老師才有機會講解在設計舞蹈服裝時要留意的地方。後來Bacchus回到母校任教,學院在設計的教學策略上已有變化,會有系統地讓學生參與舞蹈學院的製作:「在主修課中會加入一個舞蹈的主題,而學習設計的學生會和學習編舞的學生合作一個choreographic workshop(編舞工作坊),內容全部由他們主導,把學習的兩種經驗放在一起,如此,學生就能實際了解設計動作或舞蹈為主的作品時在服裝上要留心的細節。」

針對以身體動作為主導(movement oriented)的選修科也很重要,Bacchus說是讓學生了解身體與動作的關係:「服裝太緊身,表演者的動作自然受限,要在台上好看但又要活動自如,世上才沒有兩全其美的事,重要是找到平衡。」他說早期很多入讀演藝學院的學生,不少已經有相關的舞台或設計經驗,他們可以自己展開探索;但現在很多學生都如白紙一張,好處是他們可容納很多的可能性,但需要的會是更多有系統的而且具進程(progressive)的教學框架;加上演藝學院目前的製作涵蓋了不同類型,數量也不少,學生在校就已經有不同的實踐機會。

Bacchus說以戲劇製作為設計教學的切入點,敘事為本令學生容易進行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之後才陸續讓學生嘗試為抽象性較高的舞蹈製作設計服裝:「加上舞蹈很多時會由音樂帶動,要令他們了解音樂節奏和身體的關係並不容易,他們很多時很快就會聯想到動作背後的意義和情緒」,但Bacchus會先要他們思考舞者跑過舞台時空間構成的變化,和舞者與舞者之間的能量,這些都會產生出設計的創意。

Bacchus以曾經參與過的一個蒙古舞蹈作品為例,當時他一直不明白為何要用輕質布料,而且服裝要做得鬆身,這與印象中的大漠服飾好像有差;但原來當舞者在舞台上躍動,空氣流動令布料鼓起來,就恍如人在草原上騎馬的奔騰之感:「這不完全是寫實的,而是浪漫化了的動作和意象。」這鮮活的例子也呼應了Bacchus認為,舞蹈服裝設計者其實更重要的角色,是一位協進者(facilitator):「設計師有時會很想讓大家見到設計本身,設計是我的,表演是舞者的,編排是編舞的,但這樣的割裂對作品來說不是好事,我們應該要協調呈現作品的整體性(totality)。」

筆者於2018年在英國蘭伯特舞蹈團檔案室考察/攝:陳國慧


然而,當作品在舞台上演出後,觀眾經驗了這種表演的整體性,作品的使命好像就完成了,由作品所產生的種種紀錄,又如何通過整存和活化,進一步延伸製作的生命力呢?如果服裝設計師是協進者,英國蘭伯特舞蹈團(Rambert Dance Company)檔案專員Daniel Albon提及檔案員的當代實踐,也有策展者(curator)的元素,當中也有很強烈的協進者角色,讓館藏和資料得以在教育和外展的層面連繫不同的觀眾。蘭伯特舞蹈團是英國最具歷史的舞蹈團,1926年由波蘭芭蕾舞蹈演員瑪麗亞.蘭伯特(Maria Rambert)創立,其檔案室在當地已獲認證,雖然目前只有Daniel一位全職員工,但比我在2018年前往考察時只有兼職員工,在資源上已經增加了不少,因此Daniel的工作量不少,也有很長遠的發展視野。

筆者於2018年在英國蘭伯特舞蹈團檔案室考察/攝:陳國慧


在考察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蘭伯特舞蹈團與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School for Art and Design)的舞蹈服裝設計講師Jennifer Hayton 合作多年的工作坊,由老師與檔案員討論可以如何活用舞團的館藏,讓設計系的學生一方面認識舞團的歷史,另一方面了解不同館藏如何反映不同年代作品在美學上的變化。舞團和學院之間透過活化紀錄如此密切的合作,這情況在香港可能並不盡能對應。曾在聖馬丁唸碩士的Bacchus說,該學院只有一個很小的場地,學院本身針對的是設計而不是製作,實踐體驗就需要與藝團交流。

剛上任三個月的Daniel說與設計學院的連繫固然持續,但檔案室也開放給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如中學生等來參觀館藏,希望藉此把當地芭蕾舞的發展進一步推廣和承傳。他特別介紹「蘭伯特的聲音」(Rambert Voices)這個口述史資料庫,並強調把舞團記憶帶進社群的意義,這些記憶也是社會發展的縮影,記憶的公共性鞏固了人的歸屬。擁有不少策展經驗的Daniel說及未來,當然繼續豐富舞團館藏是任務,此外就是與不同場館合作探索更多不同的展覽地方展示藏品。至於疫情的影響,除了出現在家工作的模式外,思考資料如何能進一步讓讀者可以遠距離閱讀也是很重要,期望在版權方面有機會鬆綁,令更多資料可以開放。

筆者於2018年在英國蘭伯特舞蹈團檔案室考察/攝:陳國慧


==

陳國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策劃超過五十個本地和國際藝評項目。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