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看盤彦燊的《鳴》
文:聞一浩
盤彦燊是香港少數關注及鑽研亞洲哲學及道家理論以發展其舞蹈理念及創作的編舞。以往多自編自跳,這次由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委約創作的《鳴》則是首次看到他只編不跳,純由四位舞者演繹的作品。不過,舞作仍可看到盤彦燊繼續探索身體呼吸與舞蹈動作之間的連繫。
《鳴》/攝:Eric Hong @Moon 9 Image(照片由 西九文化區 提供)
舞者的呼吸與動作固然有關,也常常成為創作探討或展現的對象。看過好些舞蹈作品聚焦舞者的呼吸聲或心跳聲,將之放大,以呈現兩者的關係,以及舞者作為被觀看對象之外,活生生的人的身分。不過,盤彦燊關心的並非呼吸與動作表演性的關係,而是從內在出發,嘗試建構呼吸與身體動作一體的聯繫,關注道家理論中的氣的運行與舞蹈動作的貫串。而這次他還找到一個「具體」呈現這連繫的工具——口琴,讓觀眾了解呼吸與動作的關係之餘,亦為動作加添了聲音的元素。
演出中,四位舞者分別在嘴裡含著一支微型口琴,外面再以膠紙封起,有點像戴著口罩,而那個口琴既是舞作名稱「鳴」中間那一畫的由來,也的確如一把鎖般令舞者無法發聲。在演出的大盒演區中,逐一亮相的舞者起初宛若無聲,簡單直接的動作看到與體內流動之氣的呼應,然而肢體的舒展與收縮在偌大的演區顯得有點微弱。而隨著舞者徐疾、強弱有致的舞動,觀眾開始聽到或大或小的口琴聲,慢慢地從中「聽見」了舞者的呼吸,以及氣流引導的強弱。
這是很有趣的意念,口琴不僅讓觀眾看到舞者舞動力度與呼吸的關係,也形成一幅很特別的聲景——因著各自舞者的動作與運氣的不同而吹出強弱不同的口琴聲響。獨舞、雙人舞或群舞時,形成單聲道、雙聲道或四聲道交集的「聲像」。舞者既在跳舞,也在吹奏樂器。一般舞蹈演出慣常以音樂為先、舞蹈伴隨的模式在此逆轉,樂音出現與否,甚至強弱對比,均由舞蹈動作帶出,是演出中最突出的部分。可惜的是,由樂音帶出的多層次卻沒有反映在舞蹈之上。
《鳴》/攝:Eric Hong @Moon 9 Image(照片由 西九文化區 提供)
四位舞者背景不同,動作質地也因而有別,對出入不同階段所需的狀態也有不同,不過拿捏掌握準繩與否,個人倒不覺得最重要,而且各人的演出都有亮點,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層次的動作發展,而不是停留在展示之上,現在對動作以及內蘊的呈現都沒有加深或豐富。而且,大盒也許不是最合適《鳴》演出的場地。那種對動作與聲音關聯的感受,可能需要一個較親密的空間或距離,或者如友人所說,藝廊等視覺藝術的空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位置及角度去投入觀看演出。現在的演區顯得太大,舞者的能量散掉而未能傳到觀眾席上,無法與觀眾建立連繫,有點可惜。
《鳴》
編舞及概念:盤彥燊
評論場次:2023年2月17日 20:00 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
==========
聞一浩
劇場旅人,看舞寫舞,舞蹈文章散見報章雜誌。
(《舞蹈手札》編輯部備註:演出名稱《鳴》有刪除線,如有顯示異常請見諒。)
Σχόλι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