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舞蹈作為一種鏡像——《佚乙》中的「雙生花」隱喻
文:Yumi Leung
繼《雙雙》後,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再次推出線上舞作《佚乙》,給予「雙」這個概念更進一步的探究與不一樣的思考。
女性鏡像的矛盾自縛
同為雙人舞,《佚乙》中的兩位舞者將關係抽象化,結合動作、佈景、音樂、服裝等呈現出一對女性鏡像。作品的英文譯名為《Solara & Luna》(太陽與月亮),舞作中不乏這樣一對對相對相生的概念:動作位置的一左一右、一前一後、背景聲音的迴響呼應。由初初開始,兩位舞者隱藏於相同服飾髮型中,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到舞作中後段,兩人的個性差異逐漸凸顯,特別在兩段獨舞中,前者躁動短促的動作與後者延長伸展的力度形成顯明對比。這種差異更是一直延續到接下來空床架與封閉櫃子的同台演繹中:右側舞者在空床架中的束縛掙脫,躁動間望上頂上的燈盞;左側舞者在櫃子裡躲藏封閉,環抱著燈盞關上櫃門完成自洽,燈落黑幕後形成了雙重悲劇的不同面向。這樣的鏡像對立照應是一場自我與內心的對話,在桌前對坐,兩位舞者用被單呈現張揚與隱藏的兩套動作,更是印證了這一場口不對心的揭秘。
《佚乙》;表演者:江穎儀、郭芷盈/攝:Leung Wing-chun(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空房間的逃離循環
《佚乙》的整個舞台空間在燈光運用的配合下,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空,映射出某種內心空間的孤獨感。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lf)曾提出「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若將這個女性主義概念搬移到當下,房間被置空,似乎也增添了無形的束縛與更多無解之問。舞者在空床架中的逃離是循環重複的,桌前對坐的兩對動作亦在重複中不斷加快,這種激烈的對抗直至互相扯下對方頭上的「遮羞布」才宣告和解。在結尾的段落中,兩位舞者相對而坐,終於正式形成鏡面對照,手指互相觸碰,如同臉上相對的兩塊拼圖圖案,得以彌合拼貼。另外,獨舞片段中的手部動作形成一個無限極的符號「∞」,還包含了眾多東方圓與脈輪的動作元素,得以窺見一種輪迴平衡的生命智慧。
《佚乙》;表演者:江穎儀、郭芷盈/攝:Leung Wing-chun(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觀看與被觀看
回歸到舞蹈的本質,《佚乙》想要呈現的似乎不只是女性與女性的關係、自我和內心的關係,更是一場由舞台延伸到社會的觀看與被觀看。舞作多處被切換成監視器畫面,呈現窺探者的視角,俯視正在發生故事的現場。在桌前對坐的舞蹈段落中,兩位舞者更轉過頭望向鏡頭後的觀眾,刻意打破舞台的「第四面牆」,亦將這對觀看關係拋至觀眾。此處觀眾與舞者也形成了一種「雙生花」的關係。觀眾在這場自照中找到自己,用七大脈輪重覓自我與世界的平衡。最後,想以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中的妙思作結:「『觀看』這一動作本身,就是不斷去審度這一物我關係,當我們與其他觀看者的目光相遇,我們就會接著意識到,我們也是他人觀看的對象,是整個可見世界的一部分。」而舞蹈又何嘗不可作為這樣一面鏡像?
《佚乙》;表演者:江穎儀、郭芷盈/攝:Leung Wing-chun(照片由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
===
文:Yumi Leung
文字、劇場、舞蹈,在海域來回穿梭,不知疲倦。
《佚乙》
城市當代舞蹈團
編舞及演出:江穎儀、郭芷盈
評論場次:2020年10月30日 20:00 線上直播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