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談TS Crew在《靈校》中的新嘗試
文:賴閃芳
筆者不是鬼魅主題的粉絲,怕看鬼片,從未去過本地主題公園的萬聖節鬼屋。今次破例參加由TS Crew創作的《靈校》,因為對他們一幫反斗男孩,怎樣融入TS Crew擅長的武術及舞蹈於鬼屋此形式之中,甚為好奇。筆者抱著戰戰競競的心參與,雖然鬼屋把玩驚嚇元素嚇得我不斷尖叫,但從作品中看到了TS Crew的嘗試。
有別於以往作品以身體及編舞為主軸,今回《靈校》中應用到的劇場元素較豐富,而且採用沉浸式劇場形式:創作者在前身為大埔官立中學的大埔藝術中心內,設計了一條路線,觀眾會經過五間經特別改裝的房間。演出在房間內進行,但有一位「班長」角色的演員帶領觀眾走畢全程。作為觀眾,演出前會收到指示需要穿著校服而來,觀眾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學生。演員有角色外,《靈校》有明顯的敘事框架,相信對TS Crew的挑戰不少。故事大概關於一位已死去的老師,化成了厲鬼並依附在校園不同角落,要向學生尋仇,學生們要逃出校園才能逃離老師的魔掌。
《靈校》/攝:Fung Wai Sun(照片由TS Crew提供)
創作團隊在氣氛掌握上表現不錯,以音樂、佈景及燈光營造恐怖的氛圍。每間房間各有主題,如課室、血案現場及黑房等等。雖然物料大部份都是塑膠類,但燈光處理細緻,各有特色。特別欣賞鏡房的改動,由地板至天花以同一種反光銀色膠布覆蓋,而牆身鏡在視覺上增加了空間,配以藍色主調燈光營造危險氛圍。可惜因場地的安全措施所限,觀眾離開房間後所行經的通道及梯間,需要一定光線讓行人通過。因此每間房所建立的恐懼感覺未能有效累積。最後,黑房因全黑環境怕生意外,房內未能同時容納多人,所以觀眾需要等待大概10至15分鐘才能進入,在場地的選擇及人流管理上未能配合緊湊的節奏。
在鏡房內的舞段讓筆者最為深刻,亦較體現到TS Crew的創作風格。創作團隊善用鏡面作掩飾,讓兩位「鬼老師」在鏡後跳舞,只露出身體某部份,製造身體扭曲的經典鬼魅形象。此處音樂為舞蹈生色不少,兩位舞者不斷重複動作及互換位置,音樂上的編排及歌詞也有類似的重複,但速度及聲量加快加強,突顯了舞者的厲鬼形象。最後一幕是整段舞的驚喜:如電影驅魔人場面,凌空升起了的「鬼老師」吸進跪在地上的班長的靈魂——原來房間早已設置了一組繩索裝置,但以布碎掩蓋,一位舞者負責拉,另一位站在繩索上被拉起至與地面成水平。這場簡單的雜技場面,恐怖中帶點幽默及喜感,頗有TS Crew過往作品的影子。
《靈校》/攝:Fung Wai Sun(照片由TS Crew提供)
處理敘事及沉浸式劇場這形式,對創作者而言略為吃力。每個房間的內容,包括台詞,都有提及老師的部份,但未能有效建立情節上的推進;即使成功建立「鬼老師」及「班長」串聯起整條路線,但我們對兩角的背景及關係所知甚少。對於觀眾以何種身份,甚至角色進入作品,亦有不少尷尬之處需要創作者細心處理。例如在第二間房內,我們被指派要向「鬼老師」掉紙球,製造集體欺凌的場面。然而雖然我是學生的角色,但我為何要主動攻擊呢?我這「角色」的慾望是什麼?同樣地,在第四間房我們要找出密碼打開一個盒,這在推進劇情有何功能?找到密碼打開了盒,又好像不了了之。 最後黑房的確讓人害怕,因為伸手不見五指。可是這場暗黑之旅,與「鬼老師」或觀眾有何干?因為觀眾缺乏自身角色的建立,而演員人數又比觀眾少,劇情若倚賴觀眾參與才能推進則變得十分困難,因為太多空位讓觀眾自由發揮。筆者那組就出現了不少觀眾挑戰演員,或輕微搞破壞的場面。若要同時兼顧劇情,演員需要即時處理的東西則太多,對觀眾而言亦容易失焦。
今回創作這類較大眾化的演出形式,TS Crew傾盡全力,亦嘗試跳出過往創作方法及形式,誠意可嘉,但還有進步空間。若嘗試較簡單的敘事方式,甚至以一些粵劇或港產電影作敘事框架,相信會較易處理,同時不失TS Crew一貫的本土風格,當中還可加插藝團拿手的舞蹈語彙,讓大眾通過鬼屋,接觸當代舞蹈更相得益彰。筆者當日等待入場時,觀察到參加者均以年輕人為主,甚至有不少家庭携幼來前台詢問,想即場參加。可見這類節目有一定吸引力,能為藝團及大埔藝術中心帶來人氣,值得繼續嘗試。
===
文:賴閃芳
戲劇顧問,畢業於英國艾賽特大學舞台實踐藝術碩士,涉足戲劇及當代舞蹈。
《靈校》
TS Crew
觀賞場次:2020年10月31日 21:30 大埔藝術中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