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 走進虛擬世界之後,表演藝術家如何轉化溝通的方法——記舞蹈線上交流工作坊Museum of Human Emotions 2021

文:葉瑪


舞蹈線上交流工作坊Museum of Human Emotions 2021/照片由西九文化區和陳偉洛提供


近年國際流行合辦藝術家交流,當疫情使出入境受到重重限制,那些跨地域交流亦紛紛轉至線上。然而,舞蹈作為一種十分依賴舞者實時實地的身體交流的表演藝術,轉成非在場的溝通又是否依然有效?


筆者 數月前以文字紀錄者身分,參與了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與法國、意大利、日本、台灣的舞蹈機構合辦國際創意交流計劃「Museum of Human Emotions」(MoHE)。面對工作坊不得不以線上形式進行的掣肘,2021年度交流計劃乾脆將關鍵詞設定為「空間」,再將整個計劃由慣常的密集式多天交流,分拆成每月一至兩回的工作坊;各地區的藝術家可先計劃內容,再透過網上會議工具聚首。


空間是舞蹈藝術的根本,舞者透過特定空間內不同方向、程度、範圍的動作,傳遞感受與想像,形成舞蹈語言,但空間的建築、環境設置,背後的時代、社會、文化脈絡,也會影響在場者的感受和狀態。想像一下,當你走進開幕不到四年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排練室視野開闊,窗外綠意盎然;相較於香港正值市區重建的工廠區內,自己一手一腳裝修的小型工作室,你身體體驗的、意識聯想的,自然有所差別。


空間定義廣泛,MoHE的參與者中有人將它想像為自己身處的社會,亦有人收窄範圍至家裡最私密的空間。隨之,他們的研究興趣由空間體驗和城市設計,以至個人與國家歷史、民族學等不同學術面向。其中,香港代表陳偉洛以公共空間為主題,先邀來建築師Human Wu講解空間如何成為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媒介——人將個人意識行為從私人領域轉至公共領域上呈現,以表達自己的存在,如同舞台表演。陳偉洛設計一套練習回應這套理論,他先請眾人觀察自己身處的家或工作室,再閉上雙眼,憑身體的直覺轉換位置和姿勢,再走出公共空間重複同一套動作。例如意大利藝術家Federica Dalla Pozza身處小鎮無人公園,專注觀看常見的野鴿,啟發她思考如何與城市的尋常事物對話;戲劇顧問Monica Gillette另一邊廂則指出,身處他鄉的自己遇上當地居民好奇探問時,感到自己外來藝術家的身分令對方對她產生偏見,難以讓對方明白她在做甚麼。

從她們的分享可見,相對在家或工作室練習時聚焦個人視覺記憶與身體對空間的感知,在公共空間的練習更關乎於參加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實地經驗。然而,眾人本來互不相識,出身、成長、跳過甚麼類型的舞等等一切生活背景也不一樣,更遑論身處的政治、社會和經濟脈絡。要清楚說明自己身處其中的空間並不容易,要深入分享練習的感受則更困難。

的確,身體表演的感受依靠實時和共處一室的現場感傳達,很多時語言說明只是輔助。虛擬交流裡身體不在場,如何將身體於空間的抽象體驗語言化,本身已屬一大難題。尤其是在這類跨國交流,眾舞蹈藝術家也只能依靠非母語——英文溝通,說起來也是力不從心。但若然不依靠說話,依靠聲音視訊,一來眾人的行動只能被鏡頭以特定角度擷取,二來,在不多於720p像素的畫面裡,眾人連彼此的真實外表高度也難以準確掌握。練習之中,主持人無法掌握參與者身體狀態的細微轉變;參與者也無法從他人身上觀察,獲得更多啟發。

舞蹈線上交流工作坊Museum of Human Emotions 2021/照片由西九文化區和陳偉洛提供


當溝通和觀察特定的舞蹈練習變得困難,藝術家們傾向回歸創作意念上的討論。眾人多花時間分享個人興趣和生活經驗,交流不再只是目標為本地討論跳舞的方法和技藝。例如,他們輪流分享一些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歌曲,而叫日、港、台三地藝術家也有共鳴的,竟是《美少女戰士》主題曲。這些個人的小發現也是讓藝術家實在地互相了解,建立聯繫。


其中,台灣代表余彥芳主持的兩天工作坊,則把以上看似無公共性的討論作深入發展,將「空間與情感」與故鄉和記憶扣連起來。她善用視像平台本身的功能,劃分成一個個更私密的討論室,讓參與者一對一地討論生活、個人喜惡、眾人喜歡甚麼、成長受甚麼影響,於是今天選擇了這樣跳舞。這一部分的交流同時亦嘗試回應表演藝術界過去兩年都反覆討論的命題——當表演藝術不再局限於特定的時空裡,創作主題和內容應如何打破地域限制,使不同背景的觀眾同樣也獲得共鳴?


余彥芳短暫的工作坊未必能帶領我們想出甚麼新答案,但它提出了更多可能性。是次交流計劃亦鼓勵眾人上載自己練習的紀錄、提及的音樂、或是後續受啟發而創作的作品跟大家分享,讓討論實際地轉化成簡單的創作意念。陳偉洛製作了一條泥膠公仔定格短片《Imaginary Memories》,每個泥膠公仔各自代表一個參加者,它們在同一個空間各自活動,躺下呼吸,模仿各人在這次線上交流的狀態,展示他如何想像眾人鏡頭以外的生活;法國舞蹈家Aina Alegre創作以電子聲音混合而成的導航廣播節目《Hyperspace walk #1》,為工作坊眾人在家居外遊走的練習增添一個新媒介。這種將交流模式轉化成混合科技的紀錄方法只是小試牛刀,卻可豐富參與者的經驗。

陳偉洛製作泥膠公仔定格短片《Imaginary Memories》之過程/照片由西九文化區和陳偉洛提供


過往在地的跨國交流,策劃方很多時候會期望不同出身背景的藝術家可從密集交流來一場創作的碰撞,甚至蘊釀跨文化的合作機會。當MoHE移師到數碼世界之上,眾參與者在不同空間背景的身體經驗,難以在有限的時間框架內一一清楚說明,對彼此的舞蹈也只能看到模糊的印象;取而代之,他們將交流的重心從舞蹈技法偏移至創作或創作人生活本身。藝術家們與其絞盡腦汁思量如何以準確的技術名詞敘述身體的經驗,他們改用新媒體世界的資源,靈活地創作。那些創作既是紀錄,也是可後續發展的靈感。然而,當交流的框架由「舞蹈」被擴闊至更抽象的「創作」,MoHE的策劃是否也可鼓勵藝術家生成更多概念,甚至以更長時間的交流為目標,讓概念切切實實地變成可在此虛擬博物館展出的「成品」?而既然線上交流免去機票酒店食宿等成本,降低項目策劃的門檻,我亦期望日後有更多獨立藝術家自由地自組跨國交流,在這數碼宇宙中找到「線上編舞」的更多可能性。



==

葉瑪

倫敦大學中央戲劇及演講學院畢業,曾任職於西九文化區及香港藝術節等機構。

現為自由身劇場工作者。

Comments


bottom of page